第06版: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普通市民在办公场所或居家时如何做好预防性消毒?
不同场景要用不同消毒方式

  据文汇报 防疫当前,普通市民在办公场所或居家时,应如何做好预防性消毒?针对消毒的各项问题,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消毒与感染控制科主任朱仁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进行了专业解答。

  问 办公场所如何消毒?

  答:常见的消毒方式有擦拭、浸泡、喷洒、喷雾和紫外线消毒等,针对不同场所和不同场景,需使用不同的消毒方式。

  在办公场所,电梯的按钮、门把手、手动的水龙头、公用电话,都是要重点消毒的地方。地面、台面,有条件的可以适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每天定期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

  同时,要确保办公场所内洗手设施运行正常,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工作人员要随时进行手卫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办公场所还应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要加强垃圾桶等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在选择空气净化、消毒机时,需要注意,臭氧、二氧化氯等化学类的机器不能在有人的情况下使用。无论是人体吸入消毒剂,还是往人的身上反复喷洒消毒剂,均存在潜在风险,应尽量避免。

  问 家庭如何做好预防性消毒?

  答:针对家庭预防性消毒,首先要做好空气消毒。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机械通风,将所有排风完全排至室外。

  一般在开窗通风的情况下,通过窗户通风和邻居家的气流进行交叉而造成感染的风险极低。但要适当注意卫生间的地漏和洗面盆的下水道气流,要定期给地漏补充水,如果明确知道洗面盆的下水道是无弯管的,每次用完应及时将下水道堵上。

  家中空调过滤网和过滤器、排风扇等通风设备可使用250毫克/升-500毫克/升含氯(溴)或二氧化氯消毒液,消毒10-30分钟。

  地面、桌面、家具、门窗把手等物体表面,建议选用市面上常见的84消毒液(含氯消毒剂)配制浓度为250毫克/升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再用清水擦拭。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使用有消毒效果的一次性卫生湿巾进行擦拭。

  毛巾、衣物等织物,可在阳光下曝晒4-6小时进行消毒,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分钟。要注意的是,洗衣液混合84消毒液或者其他消毒剂,几乎没有消毒效果。同时,也不建议往衣服上直接喷洒消毒剂,不仅没有效果,还可能对健康造成伤害。

  水杯、餐具等用具洗净后,可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参照说明书使用消毒碗柜进行消毒。卫生洁具消毒可选用84消毒液(含氯消毒剂)配制浓度为500毫升/升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

  问 消毒有助于预防感染,是不是频率越高越好呢?

  答:清洁需频繁,消毒要适度,毕竟消毒水不是花露水,应避免过度消毒。事实上,有关消毒这件事,也有不少误区要规避。比如,酒精作为一种常用消毒剂,其本身也是一种危险品和易燃易爆品。因此,不建议用瓶装酒精消毒,正确方式是用棉球、棉片擦拭消毒,不要往空气中或身上喷洒酒精,更要远离火源。

  有人认为,将不同种类消毒剂混合使用效果更好,其实这样做很危险。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后使用,会生成氯气,大量吸入会使人咳嗽、头晕、呼吸困难,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出于方便,有人爱用免洗消毒液代替洗手。如果有条件,建议还是尽可能用流动水洗手,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洁指尖、掌心、手腕的各个部位。

  另外,操作相对方便、无二次污染的紫外线灯目前受到不少家庭青睐。但事实上,紫外线灯、雾化、加湿器消毒并不适合家庭的空气消毒,使用不当反而可能有害,市民在家中做好日常消毒即可。■李晨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保障求医配药需求“十问十答”
不同场景要用不同消毒方式
再推6项便民利企新措施
杨浦时报资讯06不同场景要用不同消毒方式 2022-03-29 2 2022年03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