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核酸采样亭的“正式首秀”启示了什么

  ■栗思   吴振东   王默玲

  6月1日起,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阶段,作为市民出行、上班的必要条件,常态化核酸检测引发广泛讨论。新规推行第一天,多个核酸采样点排队时间长、服务时间短、出结果时间长等,给市民复工复产带来了不少困扰。

  6月2日,第202场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立即对这一关切公开作出回应,向市民表示歉意,并公布了一系列后续整改措施:增派采样人手、增开采样窗口等,确保市民在居住地和工作地更便捷地采样。

  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是构建多点触发、一触即发监测预警网的重要一环。这个“哨点”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就能有效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疫情防控要求,从而“护航”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助力上海跑出经济恢复和振兴的加速度。

  对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来说,常态化核酸检测牵涉面极广,过去没有先例,要办好并不容易。初期出现问题和不足,也不令人意外,关键是要直面不足,第一时间正视问题、回应问题、解决问题。发布会上的回应,不失为一个积极的信号。

  随着复工复产进程加快,核酸检测的需求量势必再度攀升。作为现行防疫政策下的一道“必答题”,常态化核酸检测不仅关乎疫情防控的防线,更关乎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复苏这条城市“生命线”。要答好这样的必答题,就应该及时查漏补缺,补足短板,以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效率、提供便利。

  要夺取大上海保卫战的全面胜利,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还有许多类似“常态化核酸检测”这样的难题。许多问题都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在超大城市这个特殊的场景下,因其特殊的人口密度、流动性和城市治理系统复杂性,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却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

  一个区域究竟要放多少核酸采样点,每天几点到几点开放,开一个采样工位还是两个,复工复产要不要开证明,进小区要不要办额外手续……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问题,都可能是对城市治理水平的大考,直接关乎着能否守住得之不易的抗疫胜利成果,直接影响到对整座城市的认同与信心,也需要全市上下付出成倍细致而艰苦的努力。

  每位主动参与核酸检测的市民,都是在履行防疫责任,都是在为这座城市尽快恢复如常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前,我们要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要知道,一个人耽误一小时,2500万人就是2500万小时,这是个巨大的“沉没成本”,我们根本耽误不起。

  当常态化核酸检测成为防疫的重要手段,就必须认真倾听市场主体和市民群众呼声,在服务保障上做足功课。要综合考虑区域特点、人口规模、人员流动等因素,合理布局采样点,动态调整服务时间,实实在在解决排长队、人扎堆问题;要在优化流程上下更大功夫,对核酸报告出具设置时间上的“硬约束”,减少群众担忧,真正便民利民。

  民生无小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些年,上海力推民心工程,作为一条基本准则,评价工作好不好,要看群众满不满意。衡量常态化防疫措施是否得当,这也是一条重要的“标尺”。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两难”考验会更多,“两全”的要求会更高,各项措施的决策、执行,更要认真倾听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呼声,强化问题意识,不断寻找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在许多具体措施的规划、设计阶段,就应当更充分地吸收各方意见,进行“沙盘推演”,尽可能作出更为科学准确的预测和分析。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汇聚起同心抗疫的强大合力,进而彰显“人民城市”的本质内涵。

  始终强调并不断强化问题意识,是大上海保卫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的一条重要经验。在“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改进措施公布后,一度吐槽声此起彼伏的舆论场,也出现了许多理解和肯定的声音,许多人更是主动建言献策,就优化相关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可见,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也能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加强群众的认同感、提升治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来源:解放日报、新华每日电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核酸采样亭的“正式首秀”启示了什么
“动态清零”最符合中国实际
全力提振
让经济既动起来更转得好
杨浦时报评论05核酸采样亭的“正式首秀”启示了什么 2022-06-07 2 2022年06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