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今,创业创新早已不是少数人的专业,而是多数人的机会。
梦想走进现实,总共分几步?当“梦想落地”,会发出怎样的声音?一路呵护、扶助,为初创企业解燃眉之急,筑发展基础,破土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然后,企业家变身“造梦者”,为公益贡献力量,让无数莘莘学子得以筑梦前行。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人的创造性社会实践过程。近年来,杨浦积极搭建多方平台,打造“苗圃”,并服务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不断提升双创环境“友好值”,助力创业者、企业家成长成才。
■宗禾 成佳佳 罗佳
从企业家到“造梦者”
储物间、旧教室等经设计改造后,多媒体教学区、自由讨论学习区、音美创新教学区、阅读分享区、文化与成果展览区……一个个多元立体空间不断呈现。从大山深处到高原之巅,从革命老区到边疆小镇,5年,16间“梦想教室”先后落地,无数生活在偏远地区的莘莘学子得以在一方天地中筑梦前行。
从企业家到“造梦者”,杨浦区青企协副会长、伊尔庚(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莉,如何实现这样的身份转变?
张莉的“造梦”之路要从2017年说起。作为同济创业谷孵化的校友公司,那时,张莉在同济大学设立伊尔庚教育发展基金,部分资金用于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梦想教室”就是伊尔庚与同济大学进一步落实校企合作、以实践育人的一次新尝试。项目除了每年资助同济大学学生团队赴贫困山区开展教育帮扶,也协助当地学校进行硬件提升、学生素质教育。“这充分发挥了同济大学土木建筑、城市设计等学科优势,是大学教学成果的充分展示,作为校友,很高兴能为学弟学妹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张莉表示。
去年,在杨浦团区委、同济大学团区委、科创集团、伊尔庚的共同努力下,“梦想教室”安在了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拉孜中学,团区委负责人还向“梦想教室”赠送了杨浦青少年绘制的明信片,实现两地青少年互动交流。
据了解,在项目管理上,“梦想教室”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利用互联网搭载资源共享整合平台,远程支持其空间及课程的升级。实践团队则通过图书展览更新、远程讲座直播、主题调研等方式,更大程度参与乡村建设。以往,大学支教活动多集中于寒暑假,而依托“梦想教室”,可配合采用“暑期+日常”的支教双模式,打造集“课程设计、远程对话、异地活动”于一体的梦想课程平台。与此同时,“梦想教室”成为一扇连接两校的窗户,非假期时间,利用多媒体设备打造线上“云课堂”,丰富当地学生的课余生活。
作为创业者,张莉一路走来,始终有杨浦团区委的见证。团区委对青年创业者的一系列培育计划,使得伊尔庚从一个小微公司逐渐成长为服务网络遍布全国的大公司。从2015年加入杨浦区青联开始,她就开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疫情期间,张莉积极组织企业志愿者队伍前往街道,投入战“疫”。张莉自己化身“配药员”,一次次到医院挂号、排队、开药、领药,送到居委会干部的手里。张莉的企业已成长为一家拥有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壹级等资质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疫情中,其旗下的伊尔庚数字公司提供了近300台高空作业车,为上海首批复工复产的重大项目工地提供消杀保障服务。此外,张莉还为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退休教师采买、配送爱心大礼包400余份,为同济大学学生运送生活物资。
“在有能力时投身公益一直是我的梦想,我企业的宗旨也是‘分享力量,共享成就’,我将传播公益精神,让更多有能力的人关注社会、投身公益。”张莉说。
坚果壳能做吸管?专业知识碰撞创新“金点子”
超市里的一次性塑料袋、奶茶店里的塑料吸管、外卖盒……这些常见的塑料制品,在“限塑令”颁布后,也“变身”为布纺袋、纸吸管、纸盒。然而这些新产品的出现,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比如纸吸管“入驻”各大奶茶店后,易泡发、强度难以刺破封皮等缺点逐渐暴露。“如何让原本的塑料制品兼顾成本、实用性和环保?”这引发了上海理工大学2019级材料与化学学院学生许燕的思考。
带着这份疑问,许燕将“限塑令”与纸吸管融合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课题,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文献收集,设计完成了实验方案,通过导师指导和反复实验,她研发出一种质优价低的环境友好型材料——生物基全降解的坚果壳纤维改性聚乳酸基材料。许燕在“大创”的基础上,继续研发出一次性生物基环保袋,并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获一等奖及专项奖“最佳创业奖”。
“目前已成功申请了国家级大创,核心材料的发明专利也公开了,相关的英语论文正在撰写,趁暑期再完善一下实验数据,希望能够拿出可喜的成果迎接新学期。”谈及暑期规划时,许燕的语气里满是兴奋与期待。此外,假期她还将组队参加“知行杯”:走上街头,实地考察线下饮品店的吸管使用情况,补充青年群体对吸管材质和“限塑令”了解程度的相关调查问卷数据,以及对行业的背景调查和数据分析,以期让项目真正落地。
“就读于材料专业,是我高中时就明确的目标,希望能够学以致用,为改善白色污染尽一份力。期待未来有一天,自己研发出的材料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更环保、更便捷。”许燕说。
悦“young”工作室:是“指导员”,是“合伙人”,也是“守护者”
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现有注册企业2000余家,平均每年的注册企业在200家左右,且这个数字在不断上涨中,“企业注册了,才有服务对象”,企业注册作为园区服务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是园区的头等大事。
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企业住所登记模式,推出“码上注”企业登记住所材料归集系统,按下助企纾困服务“加速键”。
复旦科技园招商与企业服务中心经理鲁俊表示,“码上注”平台上线后,他们只要将住所材料在平台上进行备案,并将签订的房屋租赁协议上传至平台,平台就会自动给用户发送一个二维码,去窗口办理登记业务时,只需带着二维码和房屋租赁协议原件,极大减少了来回跑动的次数。
“一开始,是窗口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发现,登记在同一招商主体地址下的企业,他们所提交的住所材料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复的,因此,区市场监管局希望搭建一个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实现一体化、格式化、规范化地录入招商主体的住所信息。于是,区市场监管局协同区大数据中心,共同打造了‘码上注’,通过数据赋能提升效率,让政务服务更高效、可预期。”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科长陈慧青告诉记者。
据了解,截至目前,“码上注”已入库招商分中心、园区、企业等34家招商主体的住所材料,且已有21家企业使用二维码进行登记,后续,区市场监管局会持续跟进、归集区内其他招商主体的住所材料,拓宽“码上注”在登记服务中的应用场景。
近期,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又牵头成立了悦“young”工作室,这支队伍由注册许可科青年骨干、各所队2名青年干部组成,实现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精准对接企业诉求。
悦“young”工作室的服务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做好企业初创的“指导员”:指导企业全程电子化办理登记,提供许可备案业务指导,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办理登记、许可事项;加强科所队联动,为新开业的综合类商场提供批量综合性注册许可服务。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做好企业发展的“合伙人”:出台便民惠企的办事指引,例如梳理形成普适化、标准化、合规化的食品经营“线上样板房”、“场地平面图”、编写配套的食品经营许可申办自检手册;推出“码上注”企业登记住所材料归集系统等。
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做好企业运营的“守护者”:搭建食品生产许可证动态数据库,向企业精准推送到期预警;定期比对数据库企业注册登记与基础许可信息,对于非匹配项及时推送变更预警;指导申请人自主选择经营范围、规范条目申办经营范围登记等。
下一步,悦“young”工作室将积极对接企业、招商主体,持续提升服务效能、丰富服务场景,健全完善长效的政务服务机制,将便利送上门、将效率送上门,进一步提高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政策及时雨“闪送到门”,助企留才促发展
“为扶持区域内重点企业,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向重点企业内入住人才公寓的人员提供租金减免优惠,请贵单位梳理目前已入住人才公寓的人员名单,填写相关材料……”5月上旬,联创集团人事收到来自区就促(人才)中心HR人才专员的微信。中心HR人才专员疫情期间不断为企业送来“积分线上办理”“人才落户容缺受理”等好消息。联创集团人事当即在微信上表示:“这个政策真好,能够减轻员工经济压力,让他们更安心地留在公司工作”,随后按照要求了解员工入住人才公寓情况,并尽快填写完成房租优惠申请表。目前,联创集团已提交15名员工的房租优惠申请,经中心核实12名员工符合申请条件、可享受减免优惠。
疫情期间,杨浦推出人才公寓房租优惠政策——“在享受现有7折优惠价格的基础上,另外给予每月原价20%的租金减免优惠共2个月”,助力企业留住核心人才,稳定就业大局。
区就促(人才)中心积极开展政策云宣讲,让政策“触手可达”,企业应知尽知、人才应享尽享;通过HR人才专员点对点服务,指导企业申请提交一键操作、方便快捷;政策知晓度大力提升,多措并举让政策落地落实。
自人才公寓房租优惠政策出台,中心依托HR人才专员队伍,第一时间点对点联系告知李尔、复旦微电子、达疆网络等区内百余家重点企业,指导企业在线开展申请。
为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中心在“杨浦人才”微信公众号发布人才公寓房租优惠政策申请指南,明确申请流程和注意事项,在线提供申请表格,方便企业下载使用。同时,为帮助企业吃透政策、用好政策,已举办关于人才公寓房租优惠政策减免的宣讲3场,中心人才业务专家面向350余家企业开展云宣讲,逐条解说政策,并答疑解惑。
此外,自政策发布之日起,55082853热线电话累计接听咨询电话近300个;专用邮箱24小时接受申请邮件。截至8月2日,已收到281家企业,557名员工的申请;其中,255家企业、502名员工的申请经核实符合受理条件。目前,有435人通过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疫情期间4月至5月预计可享受人才公寓租金优惠减免近200万。
人才公寓房租优惠政策申请将于8月31日截止。中心将抓紧时间完成申请材料预审,把符合条件的申请材料及时移交公租公司办理人才公寓房租减免手续,让人才早日享受优惠支持政策,扎根杨浦,助企发展。
本版部分图片由相关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