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筑牢社区免疫屏障
  在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雾化吸入方式接种新冠疫苗,只需针剂疫苗五分之一的剂量就可完成接种。■记者 窦雨琪 摄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移动接种车又上路啦!”“我有心脏病和高血压,您帮我看看可以接种吗?”“就在小区老年活动室,过来很方便。”……对于打疫苗,老年人的顾虑有哪些?加强这一群体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还有哪些工作要推进?近日,杨浦区各街道持续开展“送苗”进社区行动,向社区内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宣传新冠疫苗接种政策和接种必要性,为全力构筑社区免疫屏障助力。

  “常设+流动”点,可咨询可接种

  江浦路街道按照“1+2”疫苗接种服务模式,即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设性接种点+2个社区流动性接种点,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新冠疫苗接种服务。

  为满足老年人接种疫苗的实际需求,社区流动性接种点一般设置在小区老年活动室或者小区花园内,11月30日,两个社区流动性接种点分别设置在海上海居民区和金上海居民区。

  当天上午,记者在海上海居民区疫苗流动性接种点看到,提前预约的居民胡阿姨来到现场接种第三针。胡阿姨说,自己第一针和第二针很早就接种了,把第三针也接种好,自己放心,家人也安心。

  在江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设性接种点,当天市民朱老伯也来接种新冠疫苗第三针。朱老伯告诉记者,自从第三针新冠疫苗开放接种以来,他就一直想来接种,但因为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原因,迟迟没有行动,最近身体康复了,就直接来离家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第三针。

  据悉,为保障辖区内60周岁以上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应接尽接,江浦路街道各居民区通过微信群信息推送、电话问询、张贴疫苗接种通知、志愿者上门宣传等方式,向辖区居民积极宣传接种信息,针对接种流程、接种禁忌等问题,详细解答居民疑问。

  12月1日,记者在殷行街道民星一村老年活动室看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驻守在这里,进门扫码、登记咨询、有序接种、留观休息……第一时间为上门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服务。

  居民吴老伯在家人李阿姨陪同下,前来接种疫苗。李阿姨说,自己会给家人讲疫苗接种的知识和对身体健康的意义,让家人及时接种,获取免疫屏障。吴老伯有慢性病,遵医嘱服药,病情稳定,可以顺利接种。

  在活动室,还有不少居民是前来咨询的。“我有心脏病和高血压,接种过第一针疫苗,您帮我看看现在可以接种第二针吗?”上午十点,70岁的居民田老伯来到活动室,向医生进行接种疫苗的相关咨询。老伯说,总担心自己的慢性病会影响疫苗接种。

  针对大家的疑问,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分类汇总,一一解答。家庭医生秦范莉提醒老人们,一些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只要病情控制稳定,是可以安全接种的。

  “居民朋友们,今天有流动新冠疫苗接种车,在铁岭路98号活动室旁,大家可随时前往进行接种……”11月30日上午九点,天空飘着毛毛细雨,四平路街道铁岭路90弄居民区的居委干部拿着喇叭,在几个所辖小区里来回穿梭。

  在移动接种车上,记者了解到,两位医生均来自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人分工合作,一位负责疫苗接种,一位负责疫苗保障,即做好接种居民的预先问诊、留观、咨询等工作。在硬件方面,移动接种车设施齐全,包含接种位、登记台、储存冰箱等设备,接种数据与疾控系统互联互通,全方位保障接种信息快速传输。此外,车厢内还配有空调、消毒通风设备,可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接种环境。

  居民祝阿姨一早买菜经过,就被这辆接种车吸引了视线。她说,这尤其为老年居民的接种提供了方便。“我之前已经接种过第一、第二针新冠疫苗,一直想着接种第三针,但我们社区的疫苗接种点距离小区较远,平时出行不顺路,就没去接种。没想到这回,接种服务都送到家门口来了!”

  吸入式疫苗很方便,冬天不用露胳膊

  “之前一直没有接种第三针,儿子听说有了这种新型新冠疫苗接种方式,就立马给我预约上了。”2日一早,家住定海路街道的刘阿伯就准时来到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候。医护人员告诉记者,与肌肉注射版本相比,“吸入式”版本更改了给药途径,制剂配方相同,但完成接种所需要的剂量仅为肌肉注射版的20%。

  “全程没有什么感觉,而且嘴里有点甜甜的。”刘阿伯说,天冷了,这种接种方式不需要露胳膊,也没有痛感,十分适合痛感比较敏感的人。

  市民王女士并非定海路街道的居民,前两天她看到了这个点位可以接种吸入式新冠疫苗,在咨询了周围专业的医生朋友后,预约了当天下午一点钟的接种。“过程比我想象的简单,有点像喝奶茶的感觉。”

  记者看到,除了老年人外,当天也有不少年轻人过来接种。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当前这种吸入式新冠疫苗适用于已经打过1、2针的18岁以上市民,大家可以关注“健康云”进行预约。值得一提的是,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完成后不会对核酸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市民可以随时去做核酸。

  “来,我们先演习一下,吸之前深深呼出一口气,然后对着杯口,用力吸尽里面的雾化药,最后您再憋气五秒,就完成啦……”4日上午,(下转第4版)(上接第1版)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迎来了第一批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管护师顾青细心地为接种者讲解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的操作流程。

  控江路1197弄居民、84岁的王爷爷是街道首位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者,他和老伴78岁的刘奶奶,早上坐着街道安排的“专车”,来到疫苗接种点。夫妻俩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第三针疫苗接种。完成接种后的王爷爷告诉记者,“怕疼”的刘奶奶在看到新闻报道这种新型接种方式后,觉得十分适合自己,得知所属街道开展这项服务后,立马预约报名。

  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管科科长孙路介绍,吸入式新冠病毒疫苗主要分为雾化和吸入两部分,疫苗液通过雾化设备注入雾化杯,只要通过呼吸就可完成接种,整个接种全过程大约15秒左右。他提醒道,在接种完后,还需要多休息,避免海鲜、酒精和辛辣食物的摄入。

  为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便利

  “打针紧张伐啦?”护理员小李拍着张阿婆的背问道。“伐紧张伐紧张。”近日,在护理员的细致关怀和全程陪同下,张阿婆顺利完成了新冠疫苗的接种。

  连日来,区医保局依托长护险护理员队伍,向服务对象广泛开展新冠疫苗科普宣传,同时为让老人们顺利接种疫苗,区医保局与街道、医院等多方协调,通过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提供便利。

  享受长护险服务的老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行动不便,且大部分有各类基础性疾病,无法自行前往接种点接种疫苗。区医保局第一时间成立长护险疫苗专班,并召开护理机构疫苗接种宣传动员会议。线上,通过“杨浦医保”公众号发布宣传视频、科普文章,进行防疫形势及疫苗接种的科普宣传,营造良好宣传氛围。线下,坚持精准摸底、分类施策,通过护理机构逐户上门开展宣传。

  对于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区医保局通过邀请专业人士科学判断接种禁忌,组建接种小分队,携带接种后观察期间所需的常用设备和药品,提供上门接种服务等方式,做好老年人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置。

  近日,位于殷行街道的久安养老院正处于封闭管理状态。为了老人能够安全接种疫苗,卫生中心的医务人员提前将身份信息、健康码、核酸信息提供给街道服务办和养老院,并于现场进行实名登记与测温,按照二级防护标准,消毒后进入院区。12月1日下午,该院15位老人完成第一针的接种。

  记者了解到,院内有一位庄老伯,今年86岁。因为子女都在国外,对国内的疫苗接种工作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庄老伯一直没有得以接种。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养老院与庄老伯在国内的实际监护人取得联系,最终他们放下顾虑,完成了疫苗接种第一针。

  “我们两个人年纪大了很少出门,子女工作比较忙,就一直没机会去接种。去哪接种,找谁接种,我们也不知道,这一拖就到了现在。”大桥街道宁武小区的钟倍亮、王根娣老两口,已是年近90岁的高龄。

  这对老夫妇的情况并不在少数,日常走访中,宁武小区的居委干部发现部分高龄、腿脚不便的老人以及残疾人群有意愿接种疫苗,却因种种原因而耽搁了。

  对此,他们联系到了大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为这类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接种服务,在确保老人健康状况和核酸阴性、征得家属同意后,进行疫苗接种。足不出户就能接种新冠疫苗,钟老先生和爱人都很高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专题
   第08版:形象
回应社区需求,共建自治协商平台
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筑牢社区免疫屏障
严查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
“创文明城区 ‘靓’文明底色”
杨浦时报民生·社会04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筑牢社区免疫屏障 2022-12-08 2 2022年12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