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浦发布红色人文行走线路
  沪东工人运动展示馆

  ■记者 陈涛 文/摄

  悦读智学人文行,文明修身助创城。杨浦区第十六届学习节开幕式近日在杨浦区教育学院举行,现场正式发布杨浦红色人文行走线路。

  百年工运,红色印迹。杨浦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工人阶级的大本营,也是工人运动的主要堡垒之一。此次发布的人文行走线路,包含点位沪东工人运动展示馆、王孝和烈士事迹陈列室、英商怡和纱厂和秦皇岛路码头,线路全长6.9公里,预计行走时长1小时40分钟。

  沪东工人运动展示馆

  沪东工人运动展示馆坐落于上海市总工会沪东工人文化宫内,展陈面积550平方米,分为“不屈斗争”“工业新生”“时代楷模”三大展区,通过文献、图片、实物、视频等史料,为参观者串联起杨浦的百年工运历史。

  历史上,沪东工人与大机器生产紧密相连,同时深受剥削与压迫。在党的教育下,沪东工人逐渐成长为具有彻底革命精神的先进阶级。在党的领导下,沪东工运蓬勃开展,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在五卅运动、三次武装起义、抗日救亡、开辟第二条战线、护厂斗争、迎接解放等重要活动和重大事件中,涌现了一大批坚贞不屈、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和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先进模范,为上海乃至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王孝和烈士事迹陈列室

  王孝和烈士事迹陈列室位于杨浦区杨树浦路2800号杨树浦发电厂内,室内陈列馆分为鄞州革命简史、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王孝和、新城影像(记忆)馆、初心讲堂,再现烈士生平,还原烈士家乡的村落风貌。

  杨树浦发电厂始建于1913年,离得老远就能望见两根大烟囱,这是杨树浦电厂的标志。电厂经多次扩建,至1923年时已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厂区中央的雕塑——王孝和雕像,记载着杨树浦电厂的革命史,也记载了工人运动的熠熠之辉。

  1943年,王孝和由党组织安排进杨树浦发电厂工作。1946年,在“上电”工人“九日八夜”罢工斗争中表现出色,当选为厂工会干事、工会常务理事,为维护工人利益,不顾特务威逼,领导工人与厂方斗争。1948年4月被捕,备受重刑,威武不屈,以监狱与法庭为战场揭露国民党的罪恶。同年9月30日,在上海提篮桥监狱被枪杀。他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民,这个雕塑也成为了这片热土上的一个精神堡垒。

  英商怡和纱厂

  杨树浦路670号,这里曾是名噪一时的英商怡和纱厂所在地,始建于1896年,至今已有近130年历史。英商怡和纱厂是第五毛纺织厂的前身,也是外商在沪开设的第一家纱厂,见证了杨浦滨江百年岁月的沧桑变迁。

  解放前,英商怡和纱厂还是当年上海红色工人运动的阵地,孕育了无数革命英杰。面对血的教训,英商怡和纱厂建立了自己的工人纠察队,并对此举行罢工,通过屡次斗争,工人们变得坚强不屈,感悟出团结工友、主宰命运的重要性,是很多仁人志士的舞台。中共党员王根英同志是当时英商怡和纱厂的革命领导之一,五卅运动期间参与领导纱厂工人大罢工,点燃了工人运动的星火。

  如今英商怡和纱厂旧址已变身为杨浦滨江的红色地标。当人们漫步于此,似乎仍可听到大工业时代织布机隆隆的轰鸣声,回到那个革命烈火熊熊燃烧的岁月。

  秦皇岛路码头

  位于杨浦的秦皇岛路32号东码头园区是黄浦码头旧址。

  码头建于1906年,曾专门停靠北洋航线及欧洲远洋航线船舶。20世纪初,黄浦码头曾是留法勤工俭学生离沪的重要出发地之一。留法勤工俭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在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和考察欧洲工人运动的基础上,抛弃了工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牢固地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百年前,老一辈革命家从黄浦江畔启程,扬起信仰之帆,投入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他们带回的坚定信仰、开放眼光、国际视野、博大胸怀,至今指引着改革发展的方向。现在的秦皇岛路码头就在该区域保留至今的部分老建筑中,氤氲着红色文化气息,沉淀着百年历史的厚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杨浦发布红色人文行走线路
“焕新”带来开放型新空间
杨浦滨江“变身”思政大讲堂
持续为青年人才提供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支持民营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
杨浦时报民生04杨浦发布红色人文行走线路 2023-05-16 2 2023年05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