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汇报 中国证监会8月27日晚密集发布3项重磅新举措——降低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叠加上印花税下调,这套力度空前的“组合拳”释放出了强有力的政策信号。
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
中国证监会表示,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形势,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围绕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作出了一系列新的安排,包括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与此同时,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突出扶优限劣,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严格执行融资间隔期要求。审核中将对前次募集资金是否基本使用完毕,前次募集资金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益等予以重点关注。
此外,严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当投向主营业务,严限多元化投资。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
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
在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方面,中国证监会也作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明确提出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3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3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上市公司披露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第一大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
同时,从严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总量,引导其根据市场形势合理安排减持节奏;鼓励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股东承诺不减持股份或者延长股份锁定期。
中国证监会还在抓紧修改《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提升规则效力层级,细化相关责任条款,加大对违规减持行为的打击力度。
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
为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功能发挥,更好满足投资者合理交易需求,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27日晚发布通知,修订《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此调整将自2023年9月8日收市后实施。
本次调整同时适用于新开仓合约及存量合约,投资者不必了结存量合约即可适用新的保证金比例。证券公司可综合评估不同客户征信及履约情况等,合理确定客户的融资保证金比例。投资者应当继续秉持理性投资理念,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运用融资融券工具。证监会将督促证券公司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做好投资者服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印花税减半!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8月27日发布公告称,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自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
本次下调之前,证券交易的印花税按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进行单项收取。而印花税占交易成本的60%,是目前最主要的交易成本,因此这次下调将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而与境外市场不同的是,我国现有个人投资者超过2.2亿人,占全市场投资者的数量超过99%,持股市值占比超过1/3,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有利于使减税让利政策更好惠及广大中小投资者。■唐玮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