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杂谈

  ■傅光达 文

  才识几个字的时候,书于我十分神圣。所有的事情所有的话,只要书中白纸黑字印出来的,于我便有多少震撼的意义,笃信无疑。

  岁月匆匆,读书渐多,曾几何时懂得了“书上说的”也有让人上当吃药的,有些著书者今天写书这样说,明天写书又那样说,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这就开始知道书并不是本本都那么神圣,也有正确的废话、吹嘘的泡沫甚至垃圾在里头。

  多年来自以为爱读书,但深知自己又不是一个善读书的人。阅读所得总比别人少,常有身入宝山,空手而归的遗憾。之所以至今还时常翻书,全赖自己无聊和无能,多少能消闲打发时光,增添些乐趣,毕竟书曾是我踏入社会的拐杖,支撑自己驾驭人生的能力,增加信心。但与书相伴并不总是惬意的。印象中,鲁迅曾将读书分为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二是嗜好的读书。1927年,他在广州知用中学的演讲说得明白:“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至于“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中,也算是下品。”真正是取譬浅显,鞭辟入里,体味深刻,90多年前的言语,今天读来依然入耳入心。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知道书不是一根拐杖,最终要靠自己去动脑筋分辨方向,理清是非,获得营养。为了职业,为了谋生,带着苦痛去读书,打磨生存的利器,值得钦佩,但也不要太奢望,以为读书一定会改变命运。而凭着兴趣随自己的嗜好翻翻书,没有功利性,也不失为一件幸福的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打雷的季节
读书杂谈
读你千遍不厌倦
老树半藤萝
多拿了一个号
立秋次日见暴雨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读书杂谈 2023-09-12 2 2023年09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