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两万户”到“全龄友好15分钟生活圈”
  长者们惬意地“孵”着太阳,孩童们快乐地奔跑着,在咖啡和美食的香气中,年轻人找到一片身心休憩的“宝藏地”,228街坊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无数个“慢生活”的美好场景,“15分钟社区生活圈”正是人们心中的“幸福圈”。

  ■记者 沈莹 文/摄

  228街坊不大,围着方方正正的大草坪,8幢曾经的工人新村老房子维持了对一砖一瓦的尊重,修旧如旧,让观者仿佛走进70年的城市记忆中。

  青年友好型社区的配套设施则很好地平衡了这里的青春活力。西北角拔地而起的一栋17层保障性租赁公寓“创寓228”,为青年人才提供450套标准化保障性租赁公寓,定义当代青年的居住理想与生活美学。

  美好不仅限于“室内”。虽然体量不大,但这里,生鲜蔬菜集市、餐饮美食、艺术培训、休闲健身等多重业态样样俱全,社区商业、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功能集体“打包”,不出社区就能享受美好生活。

  在12月10日的第六届中国城市更新论坛上,228街坊荣获“十大15分钟生活圈示范奖”。从承载着产业工人幸福生活的“两万户”工人新村,到焕新升级后的创新人才安居家园,长白228街坊“穿越时空”,持续温暖着这座城市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

  “为了人民”的顶层设计,历经70年不变

  12月10日,在上海瑞安创智天地广场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城市更新论坛上,负责228街坊项目建设运营的上海创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军分享228街坊的打造理念:“15分钟不是一个时间尺度,而是衡量生活便捷度与幸福感的标尺,将人民群众的需求‘圈’在慢行15分钟可至的范围,让浓浓的邻里情和满满的烟火气重归228街坊。”

  作为此次入选的2023中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之一,(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想要一探228街坊独特的基因,还需去70年的历史里找寻。

  1952年,上海市政府为解决产业工人的住房困难,在全市统筹兴建“两万户”工人住宅。228街坊的前身“长白一村”就是第一批工人新村,入住的都是劳模、先进工作者等,“一人住新房,全家都光荣”。“为了人民”的顶层设计造就了228街坊“幸福”的基因。

  经过时代变迁风雨剥蚀,2015年,228街坊被列为上海首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为了人民”的顶层设计被接续传承。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杨浦区社区规划师李彦伯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发现,“最早在1952年的规划中,就已经把这里设定为社区的商业中心,当时有合作社、社区饭厅、澡堂等。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粮油商店、长白饭店也集中开在这里。”李彦伯指着东北角的几幢底层加高的楼说道,底层加高的目的就是用作商业建筑。

  通过深入开展周边调研,同济大学社区规划师团队不断精细化调整规划方案细节,明确了“抓住两头带中间”的策略,聚焦为老为小的服务,再带动年轻人来消费,保留228的街区记忆,对它的功能进行置换、保留、保护,同时,外溢228街坊的配套服务功能,将228打造成为城市更新叠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样板街坊。

  如今,228街坊这片“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的“家门口的好去处”,形成了市场化与公益性相平衡的业态定位,“通过适当拉长项目回报周期,将‘性价比高的’‘幸福感强的’‘生活便利的’业态送到居民家门口。”陈军告诉记者。

  一个经历了70年沧桑的老旧“两万户”工人新村住宅,蓦然回首,变身辐射周边十万人群的“全龄友好15分钟生活圈”。这里,饭店不算太多,网红社区食堂熊猫饭堂价格便宜饭菜可口,自己不烧饭了偷个懒去“熊猫饭堂”吃一顿是深度老龄社区的潮流;优布劳小酒馆一到夜晚坐满了杨浦老爷叔,吃好夜饭来这里“坐一歇”是退休工人们最享受的夜生活。自五一开业以来,228街坊已经组织开展了20余场系列活动,招聘会、亲子互动、曲艺演出、打卡游园会、国潮优品市集、非遗技艺展示和单身青年交友活动等,将228街坊打造成为全年龄段人群共享的幸福社区。

  “乐业”遇上“安居”,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下

  在228街坊西北角,一栋17层保障性租赁公寓“创寓228”拔地而起,自今年5月试运行以来,为杨浦区乃至全市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小而全、小而美”的特色居所,这里租客的平均年龄约30—35岁,他们来自于五湖四海,年轻富有朝气,涵盖市区两级各类人才、重点企业人才等,也有不少大学毕业生。

  在上海大力推进安居工程的大背景下,杨浦区聚焦新市民、青年人和城市建设一线职工等人群的安居宜居问题,以“小而全、小而美”的设计理念,持续构建着“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通过在租金水平、户型面积、区位地段等方面差异化、特色化的积极探索,满足多样化、多元化刚性需求。

  “独门独户、洒满阳光的大阳台、高品质的装修,来看第一眼就想搬进来。”年轻租客席冲欣喜地说,“36平方米的独门独户一居室,月租金只需要4600元。”

  记者走访创寓228里的青年,席冲说,这里拎包入住,生活配套一应俱全,水电单价均为民水民电。在通勤方面,公寓附近就是地铁八号线延吉中路站,门口有4条公交线路,交通十分便利。

  同时,公寓服务也很贴心,智能门锁、智能梯控、24小时安保、295个地下车位让租客住得安心。此外,公寓每天两次上门收垃圾,会议室也可预约使用。

  不仅如此,走出公寓,周边“15分钟社区生活圈”也是大家的快乐天地。爱健身的租客说,“228街坊内的健身中心,月卡只要99元,设施器材很完备。”还有年轻人说,“下楼中餐西餐什么都有,早饭张记油条,晚饭社区食堂熊猫饭堂,饭后去小酒馆喝一杯精酿啤酒……”保障性租金价格、高品质软硬件配套、便捷宜居的周边环境,让这群年轻人在杨浦“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高品质保障性租赁公寓的背后,是这座城市的温度和包容。尤其对于高校资源丰富、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急需租房的杨浦区而言,创寓228这样的温馨“小家”符合年轻人审美,为年轻的城市建设者们提供他们“进得来”的租金价格,让人才在这片双创热土上“留得下”。

  全年龄交往“会客厅”,创新社群文化

  创寓228所在的228街坊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标杆地,“这里很像高配版的大学宿舍,隔壁就是同事,如果有好的创意想法,大家还可以随时互动交流。”作为今年首批入住创寓的租户,25岁的徐津怡认为,这里天然形成的良好社群氛围让自己很享受。

  228街坊有机更新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在设计之初对全年龄段的关注与服务。公寓一楼的公共会客厅提供免费咖啡茶饮,杨浦区总工会在此开辟“职工书屋”,书香、咖啡香,传递出独特的人文温度。

  精彩的社群活动从不间断。公共区域“宠物爱心角”里的“寓”兔“安安”,让爱宠租客们从陌生到熟络;“头脑风暴角”定期举办桌游、剧本杀等青年人热爱的休闲娱乐活动,让生活充满小惊喜;大草坪上集体瑜伽、搭帐篷、手冲咖啡分享会,每周定期的社群交友活动,都为228街坊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和烟火气。

  最近,位于公寓12楼露台的“屋顶农场花园”即将落成,这也是创寓228通过创新机制建立社群文化的一大亮点,涵盖“寓见”屋顶党建微花园、“寓见”露营、“寓见”彩虹、“寓见”农场、“寓见”星空、“寓见228”等丰富板块,让新时代的城市建设者可以充分享有最美好的生活资源。

  除了提供生活空间,创寓228还是青年人“能成业”的“后花园”。在周边约3公里范围内,集聚了一批产业园区,包括互联宝地、长阳创谷、城市概念园、复旦软件园等,吸引众多优秀企业入驻,涵盖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IT及人工智能、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产业。

  通过多部门多资源联动,创寓228创新打造的青年社群活力模式,为青年租客群体打开“生活+社交”的共生空间,满足年轻人对住房“社交”功能的需求,让创寓228成为一个社区、一个大家庭,让每个人都能在此找到归属感。

  城市的基本单元是社区,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是承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空间,入选15分钟生活圈优秀案例的228街坊正为建设者与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搭建着“双向奔赴”的桥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长三角学分银行促进地区人才流通
与大自然共绘“一叶知秋”
《杨树浦文艺》2023年第4期目录
打造杨浦滨江门户,形成一江发展轴
从“两万户”到“全龄友好15分钟生活圈”
杨浦时报民生04从“两万户”到“全龄友好15分钟生活圈” 2023-12-14 2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