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影萍 文
作为知识青年,50年前我曾在农村插队落户10年,在习俗中,除了对农村过春节难以忘怀外,印象较深的还有二月初二“春龙节”。
在农村流传着这样的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民间传说,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此后随着天气的转暖,雨水逐渐增多,所以这一天叫做“春龙节”。
每当春龙节,我所在村庄的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清晨打着灯笼到河边挑水,回到家里后点灯、烧香、上供。当地的老农告诉我,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在这一天,所有吃的东西均和“龙”有关,家家户户都要早起煮面条、炸油糕、爆苞米花,以示吉庆。
最近翻阅文献,了解到有关春龙节的文字记载。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约58一约147)的《说文解字》就有这样的记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农历二月初二左右,正值惊蛰、春分节气,惊蛰龙抬头,春分龙登天。
有关春龙节的来源,还与武则天有关。据传,武则天当了皇帝,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她任事率性,好恶无定。如此专横,惹恼了玉皇大帝,便传谕司海龙王,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此间,田地荒芜,黎民百姓挨饿,司掌天河的龙王不忍百姓遭难,于是违背旨意,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龙王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
虽然都是传说,天上没有主管云雨的龙王,龙抬头、龙登天只是故事。二月初二前后,随着冬季的结束,降水量多了起来,这本是季风气候的特点,与龙王兴云布雨无关。
但这些传说都寄托着千年来人们对于五谷丰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