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莹
本报讯 一群孩子放学后背着书包涌进了延吉社区第三睦邻中心内的“人民议事厅”,他们是奔着“社区开放麦”活动而来。
“社区有一块空地,我觉得可以把它改造成小花园。”“我希望多开设一些小朋友可以参与的社区治理活动,也希望利用学余时间多为小区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孩子们拿着麦克风畅所欲言,睦邻中心工作人员一一记录下孩子们的想法,经会后仔细研究后予以一一反馈。儿童友好社区的雏形,在这间小小的“人民议事厅”内蓬勃生长。
焕新升级后的延吉社区第三睦邻中心,近日重新向社区居民开放,不仅增设了老百姓喜爱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项目,还开辟出一个70多平方米的“人民议事厅”,叠加了议事协商治理功能,居民们在此“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位于延吉七村20号的延吉社区第三睦邻中心成立于2011年,建筑面积近1300平方米,覆盖周边延吉七村、控江五村、松花江路、控江东三村、控江西三村等五个居民区。睦邻中心于去年10月启动翻修焕新。
“焕新后升级的不仅仅是空间形态的重塑,更在于治理功能的提升。希望把睦邻中心打造成集党群联系、公共服务、议事协商、矛盾调处、睦邻文化培育、公益项目孵化为一体的六大综合性治理平台,推动睦邻中心向3.0版本迭代升级。”延吉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萍介绍道。
在延吉新村街道的睦邻议事协商体系中,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是内核,党建引领则是重要的“指南针”,为睦邻议事协商切实发挥居民区党组织领导作用,组织引导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等制定居民议事规则,明确议事主体、确定议事内容、规范议事程序、开展议事活动,进一步推动议事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
“人民议事厅”自开放以来,已成为老百姓们的日常集聚地,在这方“小而美”的公共空间内,全年龄、全人群社区居民以“社区开放麦”的方式,进行主题讨论和演讲,共话社区治理、共谋美好生活。“社区居民在这里可以进行问题反馈、矛盾调处、沟通交流等,更充分地协商社区的大小事务。”延吉七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施菊表示。
以打造“人民议事厅”为支点,街道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围绕“围墙内”的民生痛点难点以及“围墙外”的治理焦点重点,加强议事协商,让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让善意温暖的睦邻精神贯穿于社区及街区规划、建设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