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创新发展再出发,杨浦这片“最热沃土”上,“创新集散地”星罗棋布。
多元共创,为城市之“新”“开疆拓土”——走进“科创街区”,推开一扇“任意门”,与历史名人隔空对话;人工智能产业链,“链”出怎样的未来?城市与大学的相融相生中,酝酿着一座“未来谷”;“开放、包容、诚意满满”——从行业新秀到龙头老大,企业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亲历者……
“最热沃土”,如何成为创新梦想的“孵化田”,探索城市发展的无限可能?
多元共创,为城市之“新”“开疆拓土”
走进“科创街区”,推开一扇“任意门”
去年,全市唯一处于商区、社区、校区、园区、营区“五区”交汇之处的限时步行街——大学路限时步行街落地,自此,园区的创新创业者、高校的莘莘学子和社区居民拥有了一个宜居、宜业、宜养、宜游、宜学的公共会客厅。
企业、品牌、高校、居民……都是大学路的“共创伙伴”,大家共同探索城市更新的无限可能。
5月25日-6月2日期间,市民游客可以在大学路“穿越时空”,与历史名人“交流”——“与伟大灵魂对话”街头多媒体数字艺术展,是创智天地、新型社交平台Soul APP与中国美术学院的首次跨界合作。
创新大胆的设想,科技与文化交融的创意装置制作,展示生命的起源、文明的拓展;达尔文、庄子、爱因斯坦、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马克·吐温,展览现场,市民游客还可通过互动装置,向这8位名人提问,并得到他们的回复和建议。
“这与大学路客群具有相当的重合度。大学路以由内而外的文艺气质和源源不断的文化创造力而著称。在这样一个充满人文思辨的场域,开启这场独特的数字展,期待激发人与展之间的‘化学反应’,吸引更多市民游客驻足打卡。”创智天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展览,也是落地杨浦商圈的首个AI数字艺术展。大学路的几步之隔便是五角场商圈。五角场街道依托企业交流平台和定期会商机制,始终注重引导“一圈一街”差异定位、互补发展。商圈“大而全”,品牌多、覆盖面广;大学路“小而精”,聚焦首店经济、特色消费,新业态层出不穷,夜间灯光亮化工程全面竣工。
大学路限时步行街开街以来,日均客流量3.92万人次,客流量峰值超10万人次,周末销售额峰值突破310万元,累计销售额约1.1亿元。“一圈一街”,“大而全”与“小而精”互补互促,覆盖了更多细分客群,丰富了业态供给与消费体验,也进一步推动“五角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提质增能、破圈升级。
同时,依托大学路自我管理委员会,限时步行街从动议、启动到常态化运营,始终注重合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的高效整合和优化配置,以及街区商户、在地居民等多主体参与的民主决策和协商共治。大学路自我管理委员会先后形成5项自治规范,这是平衡多元利益诉求、实现基层协商共治的一次积极探索。
关于大学路的探索与思考,并不止步于一条限时步行街。
B站《第一餐2》、叠纸《恋与制作人》等新文创IP先后入驻,由区文旅局与五角场街道联合打造的“五角场大学路·上海文创新品展示基地”,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杨浦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大学路科创街区”相继揭牌,高校、企业、社区的协同发力推动区域创新生态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
烟火气、文艺范、科技感、书香气,联动、跨界、融合、共创……大学路,不仅是潮流文化的聚集地,也是三区联动的社区创意实验室,还是创业梦想的孵化器。正如城市生活没有边界,街区的创新发展之路亦没有终点。创新消费的“新样板”、多元共治的“新空间”、双创引领的“新高地”,大学路,未来将来。
城市与大学的相融相生中,酝酿着一座“未来谷”
作为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杨浦集聚了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上海技术交易所等一流科研机构和高质量平台,人才济济,是上海创新浓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明,长期从事微电子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在存储器模型机理、材料结构、核心共性技术和集成电路的微纳加工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她带领的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成果累累,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并入选复旦大学202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近日,人工智能产业链院士讲堂暨第97期院士专家讲坛在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举行。刘明在《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概述》专题讲座中,深入剖析了集成电路产业特点、全球产业概况和我国集成电路发展现状。她表示,集成电路产业具有市场庞大、产业链长、行业聚集度高等特点,近二十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部署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取得重要进展,但与国际顶尖技术依然差距明显,还需要通过上下游协同攻关、融合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是杨浦重点布局的四大新兴领域之一。作为人工智能的硬件基础,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进步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相互融合、互为促进,共绘未来科技图景,催生新的产业形态。
高校院所是杨浦创新发展再出发的底气和信心。当前,杨浦正积极谋划新一轮区校合作,推出“未来谷”科创品牌,全力打造“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下一步,杨浦还将深化与复旦大学、上海城投集团的合作,发挥“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大厂+大学”特色优势,着力打响“杨数浦”品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开放、包容、诚意满满”——企业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亲历者
高校集聚,是杨浦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吸引上海夺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Transfer”)长期扎根于此的原因之一。
XTransfer是一家一站式外贸企业跨境金融和风控服务公司,发展7年来,已成为中国B2B外贸金融第一平台,服务超过四十万家中小微外贸企业。
“杨浦拥有众多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为XTransfer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质的土壤。”XTransfer联合创始人兼CFO 孙霄谷告诉记者,XTransfer招聘了不少杨浦区域内高校的毕业生,他们中的一些人已是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对外贸易便利化,跨境支付是关键。XTransfer于2017年7月创立。彼时,中国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业态在悄然发生变化,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一种风向,支付领域的创新开始更多向B2B(企业对企业)方向倾斜。XTransfer的多位创始人敏锐地察觉到了市场机会。
较长时间以来,中小微外贸企业面临开户难、收款难、成本高等难题。“我们的服务就是解决这些问题,让它们享受到和大型跨国集团企业同等水平的跨境金融服务。”孙霄谷介绍,成立之初,XTransfer主要和跨国银行、金融机构合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B2B跨境收款业务。经过高速发展,XTransfer成长为专注为B2B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的平台企业,提供包括全球及本地收款账户、结汇提现、实时换汇、信用贷款、风控服务、安信成CRM(客户关系管理)等在内的综合服务。
在服务中国企业的过程中,XTransfer发现,海外中小微贸易企业在全球收付款中同样遇到诸多问题,例如,开户收款难贵慢、账户不稳定、换汇难汇率差、合规风险高、经常冻卡。这些问题制约着交易的进展,甚至导致企业与上下游资金结算矛盾重重,使得中小微企业全球展业成本很高。“因此,我们推出了‘国际化服务’,在全球超200个国家(地区)市场,帮助海外中小微企业解决全球收付款问题,降低其全球展业成本。”孙霄谷说。
从行业新秀到龙头老大,实现蝶变的企业是杨浦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开放、包容”,是孙霄谷对杨浦营商环境的评价:“政府对创新创业给予大力支持,投促、商务委等职能部门全程服务,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帮助和指导。同时,杨浦积极为企业留住人才出谋划策,从协助办理居住证、开通落户绿色通道到人才公寓政策的倾斜,都让企业感受到了杨浦满满的诚意。”
随着以中小微企业群体为主参与的跨境电商外贸新业态持续火爆,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普惠便利服务的跨境支付企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孙霄谷告诉记者,公司制定了3个“五年计划”,第1个是服务好国内的中小微企业,目前这个计划已经初步完成。第2个是尝试以中国香港为落脚点,服务更多国际企业;第3个是成为跨境版的“B2B支付宝”。“我们感到非常骄傲,能助力中国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出海’,这和中国商品以及高铁等基建能力‘出海’一样重要。”
当前,杨浦正深入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加快构建“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记者获悉,XTransfer正与杨浦相关部门携手,共同探索打造一个区域性的外贸结算中心,通过自身业务发展反哺杨浦。未来,XTransfer将继续以杨浦为“大本营”,为更多B2B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助力杨浦在线新经济的发展。
■记者 成佳佳 毛信慧
本版部分图片由相关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