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 文
上海人喝咖啡大概已经喝到了世界上。
日本常滑市酒店的自助餐厅里,我正拿起牛奶注入盛着咖啡液的杯子,旁边的一位“国际友人”立马露出了亲切的微笑,“您是从上海来的吧?”
面对我吃惊的表情,他不紧不慢解释,“我也是上海人。在这里勤工俭学的。”
咖啡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上海之后,就在这座城市立足生根,并迅速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肌理,成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
在咖啡馆里喝一杯咖啡,是老克拉嘴里的“腔调”;拎一个雀巢咖啡礼盒上门拜年,是姆妈一辈的“有面子”;现如今,遍地开花的连锁咖啡店是打工人眼里的“续命神器”。
不同的人喝咖啡能喝出不同的味道,有人喜欢纯咖啡的苦味,不加任何东西的美式,只有清清爽爽的咖啡,苦得纯正;有人喜欢拿铁咖啡的醇厚,萃取的咖啡液里加入了丝滑的牛奶,苦味不减的同时,凸显咖啡的醇厚;有人喜欢在咖啡里加糖,焦糖玛奇朵应时而生。苦中一点甜,是咖啡,也是百样的人生。
喜欢冰的人可以在咖啡里加冰块,喜欢创新的人可以在咖啡里加万物,麻酱拿铁、橙汁拿铁、咸芝士拿铁……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更有甚者将中西合并,在咖啡里加入茶的元素。这不正是上海的真实写照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座城市里有摩登和时尚,也有温柔和婉约。在这里南北方的差异和谐共生,东西方的文化融合贯通。小小的一杯咖啡,喝出一座城市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