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忍 文
开洋是上海人对腌制晒干后的虾仁干的称呼,常用在烹饪中,起到提鲜调味的作用,是上海人喜欢的海味品。
南市区(今黄浦区)王家码头水产供销公司第二批发部,简称“二批”,是上海3个批发部中最小的,黄浦江岸线86米,卸鱼码头2个,但离繁华的十六铺方浜东路很近,拥有一幢两层楼的海味所。上世纪80年代中期,海味所励精图志,从全国天南海北采购来的优质产品有数十种,成为全市唯一的海、淡水干货的批发企业。每年赢利占了整个“二批”收入的一半。
1985年,“二批”副主任老张带着2位海味所采购员,奔赴云南西部德宏州畹町市,作为落脚点,采购滇缅边境缅甸的优质开洋。缅甸西临印度洋,水产资源丰富。从印度洋捕捞上来的海虾,加工制成虾干后,颗粒结实饱满,价廉物美。
别看畹町只有1万多人,是中国最小的城市之一,它南侧与缅甸相交,两国的界河清水潺潺,一座畹町桥横跨界河,有“一桥两国”之称,为两国通商的重要口岸。每天滇缅商人、边民在桥上你来我往,熙熙攘攘,互市互通。
抗战时期畹町属于滇缅公路德宏段,是中国远征军从这里进出境,也是英美数十万吨军援物资从桥上通过运往内地的纽带,为抗战发挥重要作用,被誉为“边境的一颗明珠”。
这一年,上海采购组正遇上国家大力发展边贸的机遇。畹町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旱季、雨季两个季节,采购开洋也分旺季、淡季。旺季一般从12月至翌年4月中旬泼水节,节后大雨滂沱,道路泥泞,交通也不方便。
旺季时节,采购组每天清晨起来,开着皮卡或小车,跑畹町、瑞丽等口岸,对当地商号收购的缅甸开洋进行验货——商号收购时,一般用人民币结算,缅商也可以用人民币折算买中国工业品,物物交换——成交后,采购组与商号都是通过银行结算的。
1988年春节前,老张回上海,临走得知畹町有一笔数目很大的中药货款,被安徽亳州客户宕付,他把此事放在心上。回沪后,他顶风冒雪,与采购员老陆年初二即赶到亳州,旅馆很空,但饭店小吃店都关门了,饥肠辘辘,好在路边摊买到烘山芋,不然真要饿坏了。他们找到欠账人,经过当地畜牧水产局居中调停,对方答应春节过后就还钱。此时大雪封路,回沪无车,幸好碰到北上河南商丘的车,到商丘后再转车江苏徐州,从徐州乘火车返沪。一路备尝辗转艰辛,几天后接到云南电报,货款分文不少到账了。
此事在畹町引起轰动,市政府召开干部大会,要求大家找差距,各部门要像上海水产对畹町一样,全心全意协助上海的工作。
采购组在当地工作,顺风顺水,一路通畅。每晚临睡前,采购组要把当日业务结账后报海味所,晚上结完账已10点多,邮局早关门,但采购组的人可以拟好文稿,进入邮局请报务员发报,海味所翌日早上可以收到电报后做账。服务何等周到!
历史上,德宏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即从成都经云南从畹町出境,进入缅甸接通印度洋。这一条“南方丝路”对世界文明有过贡献。畹町与上海又是结对城市,上海市里领导访滇,曾专门看望过上海采购组。为了让更多上海工业品走出国门,王家码头“二批”通过种种关系,联络上海日用百货、五金交电、纺织染料、化工产品等多家企业,与畹町建立供货关系,加深了沪滇之间的友谊合作,双方共赢。
旺季结束前,采购组不断将从缅甸进来的开洋进行筛选收购,整理打包,用卡车运往昆明,装上车皮发往上海,当时铁路运输非常紧俏,采购组与畹町商号各派一人驻在昆明,专门处理托运和催发工作,做到一包不少到上海,完璧无损。8年间,采购组每年购货400吨开洋,从中国最小的城市之一畹町运输到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纵横3000公里,为上海市民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开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