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年登上战斗机

  ■周彭庚 文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我们这代人青少年时期确实如此,崇拜军人,向往军营,能拉一下民兵手里的步枪枪栓也要激动好几天。

  1968年,到南通长江边的人民公社插队,这儿的人非常重视孩子的读书,每个生产大队有小学,公社有初中,而且,小学都办了“初中班”,初中办了“高中班”,谓之“戴帽子”。我们几个高中毕业的知青,在生产队劳动一年后,担任了“高中班”的代课教师。

  学校生活丰富多彩,不仅“学文”,还要“学工学农学军”。那周,正是学军期间,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距学校100多里的军用机场,正在“对外开放”,供人参观,但只剩第二天上午半天了。

  机会难得,当机立断,我们调整了军训计划,决定第二天就去机场。

  第二天清晨5点多,32个学生就都骑着自行车来了。车子有新有旧,有的还是借来的,但都擦得清清爽爽,车胎充足了气,有两辆车龙头上,还系了红布条。

  30多辆车,迎着晨曦,浩浩荡荡,行驶在乡村大道上,“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一首又一首充满豪气的战歌,飘荡在清晨江海大平原的上空。路旁早起的社员,向我们行起了注目礼。这种情形,在当时并不少见。那时候,“六亿人民六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这样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民兵集训拉练,是常有的事儿。

  然而,我们的这次“远征”,却犯了个“路线错误”。去机场有两条路,但公路要绕一个大圈,比乡间土路要多30多里。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土路。谁知,虽是江海平原,坦荡无垠,但乡道却曲里拐弯,时而穿过长桥短坝,时而越过高坎低洼,时而擦过房前屋后;宽处可达一两丈,窄处只有三四尺;三岔路口特别多,不时要停车问路。眼看着太阳越爬越高,心里着急,两条腿越蹬越快;越快越急越出乱,一会儿链条掉了,一会儿车胎漏气了,但一睹飞机的强烈愿望,鼓舞着腿酸手麻的我们,拼命蹬车向前。

  紧赶慢赶,赶到机场时,还是迟到了半个多小时。

  此时,我们心心念念的一架战斗机,就停放在距正门不远的栅栏后,昂着头,张着翅膀,虎踞地面,看着我们,似欢迎,又似同情,更似惋惜,还带怜悯。我们一个个似霜打的茄子,失落地站立在栅栏外。有两个女同学的眼眶里,顿时盈满了泪水。

  “不能就这样无功而返吧,去求求哨兵吧,或许会……”一个同学低低地说。“没用的,军队最讲究时间观念了,他们是以‘秒’来计算时间的。今朝没戏咯。”我一个同事失望地说,语气中不禁夹带了乡音。

  我们的交谈,惊动了门卫室,里面走出一个年轻的军官,对我们说:“听话音,你们是上海人?”我们几人围了上去,述说了原委。他沉吟了一会儿说:“你们等一会儿。”返身走进去,拿起电话。过了一会儿,他走出来,说:“首长特批,允许你们参观。”同学们立刻欢呼起来。我们几个老师跟这个“老乡”紧紧地握手。我想起那句老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说:“多亏你这位老乡,才万事好商量呀!谢谢你。”

  “不,我们首长是为了满足同学们的心愿,可不是看在老乡面子上。”接着,他又压低了声音:“还有一个更好的事情,首长同意你们登机参观。”“登机”两字,不啻于一声炸雷,惊得我们难以置信。

  我们迅即排成队,攀登扶梯踏上临时平台。平台搭在飞机两侧,供参观者察看驾驶舱里的设置。第一个进入驾驶舱的是刚17岁的王东,只见他脸涨得通红,坐在驾驶椅上,一手握住操纵杆,一手在仪表盘上“噼里啪啦”揿。我忙提醒他:“小心,别揿坏了!”老乡军官笑笑:“让他们痛痛快快地过把瘾吧。这是一架英雄战机,刚退役,准备送到陈列馆去。”

  每个人进舱前总是催促前面的人“快点快点”,而自己离舱时却是慢吞吞,望了再望,待都圆了“驾驶梦”,太阳已越过头顶。

  老乡军官给我们送来两桶开水,同学们拿出带来的午饭。午饭真是丰富多彩,煮鸡蛋、荷包蛋、鸡蛋饼、白面饼、玉米饼,还有粽子,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昨晚或今天早晨做的。带的量特别多——兼带了老师一份。我们捧着学生们递过来的蛋和饼,仿佛捧着学生们浓浓的情意。

  回程的路,我们不再抄近路,而是走了公路。有几个年龄小、体力弱点的,渐渐跟不上。一个同学从路边生产队的晒场要来一捆稻草,浸湿水,拿砖头敲扁,搓了几根粗粗的绳子,在前面牵拉。队伍,又结成了一个整体。我也由此学会了搓绳,“农家的儿女多能干”,此言不虚。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我们兴高采烈凯旋。

  后来,毕业时,我们班有三个学生参了军,走上了保卫祖国的道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English Edition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温暖在记忆深处
那年登上战斗机
一池草色
写在女儿大学毕业时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那年登上战斗机 2024-07-30 2 2024年07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