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中 文
2024年6月18日,女儿大学毕业了。从2000年9月2日,女儿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走进南京市珠江路上的解放路小学,漫长的24年读书岁月,饱含着女儿自己的寒窗辛苦,紧连着为人父母的一路相伴。
女儿能够摘到学生时代“博士”这颗闪亮的珍珠,真的在我们家庭的梦想之外。如果你问我,女儿心中什么时候有“博士梦”的?我自己也一直找不到答案。前两天,我爱人的侄女来上海作客,我们从书橱里翻出压箱底的老相册,一边翻阅一边共同回忆往事,其中的一张老照片,是女儿2岁多时拍摄的,似乎藏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张摄于1997年春节期间的照片上,女儿夹着一本大部头书籍,萌萌地笑着,非常可爱。
那一年,我们一家3口到江苏盐城我爱人的大哥家过春节。大年初二上午,一大家人早餐后说着闲话,其乐融融,女儿在各个房间跑来跑去、笑声不断。我爱人的大哥是大学教授,家里书房中的大部头书籍很多,看着欢声笑语的女儿,逗问道:“将来想不想当博士?”
女儿萌萌地点点头。大哥便随手从书桌上拿起大部头书籍,递到女儿手里,帮女儿夹在臂弯里说,“这样就是博士了。”
女儿夹着这本大部头书籍,开心得不得了,说:“我是博士啰!我是博士啰!”边说边跑向各个房间,一大家人被逗得哈哈大笑。
大嫂用相机留下了这个快乐瞬间。今天猜想,“博士梦”,大概就是在那天于笑谈中,根植到女儿的心里的吧。
24年的读书生涯,说起来是弹指一挥间,其实是四分之一人生了。这24年,女儿既有初中阶段的高光时刻,中考各门课满分加起来630分,以裸分612分考进市重点高中;也有高中阶段的滑铁卢,高中时物理成绩一路低迷,高三上学期一模物理试卷满分150分,女儿只考了80分,是全年级倒数。幸运的是,无论是高光时刻还是滑铁卢,女儿都始终没有丧失信心、放弃自己,“傻傻”地走在追求“博士梦”的人生道路上。
今年大学毕业之前,女儿与所有应届毕业生一样,先要找工作。在大学毕业生超过1100万、就业难的年度里,她一样经历现实的击打,报名、笔试、面试,关关难过关关过。一次面试回来,女儿晚饭后与我们交流面试过程,本来是微笑着轻松说给我们听的,但说着说着就突然泪流满面,说了一句:“爸爸妈妈,找工作怎么这么难呀?”差点让我们的眼泪跟着流下来。
但我们要有为人父母的样子,不能跟着女儿一起哭,只能强装心平气和地告诉女儿:“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成长,没有一个人是容易的。”
女儿是幸运的,第二次面试,女儿晚上回来告诉我们,自己是这个岗位当天唯一参加的。我笑着对女儿说,“知道为什么有这个结果吗?因为你属相是狗,你有‘狗屎运’。”一家人哈哈大笑。
其实,世上哪有什么“狗屎运”?分明是时代给予读书努力的人更好的成长机遇、更好的就业平台。
时光真快哟,24年就这么过去了。小学、初中、高中12年,大学、硕士、博士又是12年,我们见证了戴上博士帽的风采,看到了一顶顶博士帽下的一张张灿烂笑脸,簇拥着一张张灿烂笑脸的,是我们这般年过半百的“半老绿叶”。这一张张灿烂笑脸的绽开,都是一路苦读、痴心不改,才终成正果;这一张张灿烂笑脸的绽开,都有许多老师和导师一路指点、接力相授,才终成桃李;当然,这一张张灿烂笑脸身边的“半老绿叶”,也是20多年倾力倾情、翘首以待,才终成所愿。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黄国平博士在本人博士学位论文中的“致谢”章节的心里话,我每读一次,泪水都在眼中打转,为女儿以及和女儿一样刻苦攻读的博士们共鸣共情。
三十而立,而今迈上人生新的起点。衷心希望女儿,珍惜这个读书有用的时代,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上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