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洁 文
居委会小伙敲开我家大门,请我关注居委会公众号,步骤比较多,希望我现场就操作好。我问:“我回头自己弄不行吗?”他有点不好意思:“我怕您不会……怕您忘了。”我这才意识到,我已经成了年轻人眼里需要格外关照的老阿姨了。好友听说后一笑:“咱们早就处在人生的思秋期了,显不显年轻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对现实,好好谋划将来。”
我只知道思春期,“思秋期”还是头一回听说。它的意思大约是生命的暮秋降临,大约40岁到60岁之间,人会逐渐感受到一丝秋的凉意。人在思春期思考的是自己想要变成什么样的成年人,而步入思秋期之后,从繁衍、抚育后代的重责中解脱出来,思考的就是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老年人了。
这一年,我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源在于儿子读大学了。在十几年的陪读生涯中,儿子是我生活的中心,我每天的心情随着他的状态而起伏,直到他金榜题名才如释重负。眼看雏鹰即将离巢,我强烈地意识到必须找到属于自身的新的生活方式了。
但这并不容易。尽管现在我有很多时间可以读小说、看电影、旅游,然而和从前相比,我的视力没那么清晰了,精力和体力没那么充沛了,也不像年轻时那样敢想敢做勇往直前了……我对“变老”这件事情感到担忧和茫然。
周末去公园散步时,我看到有些并不算太老的老人精神格外委顿,佝偻着身子,眼神空洞地呆坐在那里,毫无生机。如此晚景令人难受。幸而不时有另一些老人神采奕奕地走过我身边,有的年龄真的很大了,发白如银,走路还需要依靠拐杖,然而他们的眼里仍有光芒,流露出对世界的热爱与好奇。我想他们一定是在思秋时节,就早早规划好了老年生活,并积极付诸行动,才能在暮年拥有尊严、自信和希望,如此地从容不迫。
前些日子逛街,偶然发现了一家成人声乐培训教室,我心血来潮报了一节体验课,没想到感觉那么好,像是穿越回了青春时代,一下子点燃了我蛰伏的热情。我决定重拾学生时代的爱好,开始学习声乐。先生说,你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唱出啥名堂?儿子却支持我:“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唱歌虽是件小事,却帮我找回了久违的信心与活力。不计得失地投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无惧岁月老去。是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一个人在思秋时节放声歌唱,在歌声中驱散阴霾,享受生活。我希望就这么一路唱着,走着,一直走到“为霞尚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