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善兵 文
我出生在江苏连云港一个叫义民村的小村庄。小时候,乡村里的习俗是孩子入学前,家长一般不会给起大名的,直到入学读书时,才正式地给孩子起个好听又有丰富寓意的名字。
我8周岁才入读村上小学一年级,父亲给我起的名字叫善兵。那时候,男孩子的名字中大都具有时代文化烙印的字。给我起的名字中有个兵字,我很开心,很高兴。因为,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个长大后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的梦想。姓名中间的善字,是按照我们孙姓家族家谱辈份排序用字而得。
记得读高中时,班里有两个同学,一个叫濮志兵、一个叫顾新兵,每当他俩说善兵只能是一个好兵时,我就会很不服气地为他们的名字作一个解读:志兵,只是立志当兵,还不是一个兵;新兵,只是一个新兵蛋子,而我是善于用兵,将来是会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军官的。这只是当时学生时代的懵懂想法罢了。没想到,毕业后,我真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又成长为一名部队的团职军官。现在回想起这些往事,还觉得很是自豪。
当兵时,部队驻地在离家3000多公里远的黑龙江嫩江县,冬天气温常常达到零下30多度,有时候极端气温还会降到零下40多度,白雪皑皑,一个真正的冰天雪地。
可这样的情景,对于我来说,部队训练和工作的艰难困苦一时都抛到九霄云外,因为感觉很新鲜、很魔幻。一段时间,我的微信名就叫善冰,呼应自己曾身在天寒地冻、冰天雪地的嫩江,与自己喜爱冰雪的心境相贴切。因此,还常常被问我的名字到底叫善兵还是善冰,我总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一通,得到充分理解和认可后,自己也会欣慰地自喜一番。
最值得开心自豪的,还是自己名字中有个含金量极高的“善”字。小时候一认识这个“善”字,就莫名地很喜欢,为人善良、与人为善、上善若水、从善如流、择善而从、骁勇善战、彰善瘅恶等含有善字的词语,在自己的心底存驻,促使自己时时、事事、处处与人为善,多做善事。
时间长了,对上善若水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厚,感悟也更加透彻。最高境界的行善就像水的品质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与物争名利,包含有真诚行善、不求名利,包容接纳、净化自己,以柔克钢、百折不挠,达济天下、海纳百川,能屈能伸、功成身退这五种境界。
曾国藩说:“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行善之人内心是最快乐的,并且不想让别人知晓。
社会上有人说,善良的人傻又笨。我认为,不管世界多么残酷、社会多么现实,我们不该把善良的心磨灭。真正的善良不是做给外人看的,倘若行善只是为了标榜自己,那么这种动机不纯的善,是最遭人讨厌的。
大自然里最顽强、最智慧的水,就像生活中,最本质、最需求的善。善,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却又不被社会磨平生活的态度;能用包容去理解他人,却又不强求谁都能理解自己;喜怒哀乐不困于心,大起大落波澜不惊,唯愿如水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