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防线”里的“绣花功夫”
“工作开展得越细,老人的健康和安全越能得到保障”
“王阿姨!喝点热姜茶,暖暖身子!”2月8日下午3点,上海阳光养老院的活动客厅里,工作人员正在分发一碗碗生姜红糖水。记者了解到,入冬以来,院内后厨会定时熬煮生姜红糖水,一方面帮助老人们调理脾胃,另一方面驱寒保暖,预防流感。
“最近天天都给我们喝,捧在手里暖暖的,喝下去身体也热乎乎的,感觉很好。院里很为我们考虑。”85岁的奚雪梅笑着说。
让院内处处“温暖如春”,是杨浦各家养老机构为老人们筑起的“防线”。
在上海阳光养老院,凡是老人频繁活动的区域,工作人员都会保持空调开启,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4℃至26℃。所有餐食制作完成后,都会放置在电热餐车上推送至各楼层。
小棉被、手套、脚套,是院内工作人员DIY的“保暖三件套”。老人们只要坐着,都习惯将小棉被盖在腿上,再戴上手套,聊聊天或是看看电视。暖脚套则主要针对卧床老人设计,用以保护他们的脚部。
“卧床老人的全身血液循环本来就比较弱,脚最容易受凉,套上脚套更暖和。”上海阳光养老院院长刘彩华告诉记者,“每一份‘保暖三件套’,都是我们工作人员自己买好材料,用缝纫机制作的,每位老人入院后都会得到一套,代表着我们呵护老人的心意。”
不仅如此,刚入冬时,养老院工作人员还提前对室外、楼顶设施设备进行了检查,并定期检查水管等冻结、冻裂的情况,为裸露的水管“穿衣带帽”,包扎保暖材料。针对室外的健身器材、扶手、座椅等,院方也包裹上毛线,改善触感。
“这些工作,我们年年都做,已经成为惯例了。根据往年经验,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防寒保暖工作方案,将每项工作具体分包到人,准备充分。”刘彩华表示,“我们的工作开展得越细,老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就越能得到保障。老人们的幸福快乐,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从防滑垫到儿科“暖手神器”,就医“一路向暖”
2月8日上午9时,儿科输液室内,护士正在为朵朵(化名)用热水袋暖手。“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护士告诉记者。同时,特殊设置的感染隔离区和配备电热汀的等候区,让患儿不再担心交叉感染风险。
儿科“暖手神器”、防滑垫……市东医院正用10余项精细化服务,温暖着就医路。
针对冬季常见病高发特点,医院统一协调做好应对工作,急诊预检加强疏导、分诊及应急诊室储备,错峰排班,最大程度保障急诊患者便捷就医,控制候诊时间。“在门急诊等关键区域,医院增设导医、保安、志愿者,陪同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检查和转运,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陆瑛说。
“在安全防护方面,我们对医院的消防设施、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供暖设备正常运行。”医院总务科科长胡良凯介绍,工作人员已对院内的路面、台阶等易发生滑倒事故的地方进行重点排查,放置警示标识、防滑垫提醒来往人员注意安全,预防跌倒。同时,对悬挂在户外的展板、物品等进行检查,防止高空坠物造成安全隐患。
另据悉,医院提前制定了各项应急预案,医务办、护理部、门急诊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合理调配医护人员,确保医疗工作正常、有序运转。同时,加强相关急救设备、药品、物资的储备,作好各类急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感冒发热等救援准备。
家门口就有“巡回法庭”,加梯“普法课”干货满满
居民陈先生所在的楼栋最近在征询加梯意见。家有老人的陈先生非常希望能够尽快加装电梯,但有几名低层业主反对加装,令他颇为无奈。
日前,他旁听了一场“家门口的庭审”,感觉受益匪浅——区法院与区委社会工作部会同殷行街道,共同选取了一则因加装电梯而引发的邻里排除妨害纠纷案,开展社区巡回审判活动。
为了深入了解案件背景,区法院在巡回审判前,通过社区法官与涉案楼栋所属居委会取得联系,详细掌握了小区内加装电梯的情况,并排查了潜在的矛盾。据悉,涉案楼栋共有6层,每层4户,4名原告是6楼的4户业主,而3名被告为1楼的2户业主和3楼的1户业主。在加梯过程中,被告阻挠电梯工程公司进场施工,从而引发了这场纠纷。
4名原告认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惠民工程,在涉案楼栋满足相关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要求并完成公示程序的情况下,希望排除3名被告对于加装电梯行为的妨害。
3名被告却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涉案楼栋未依照规定办理包括业主达成共识、可行性分析、公示方案等在内的加装电梯流程,加装电梯行为属于违法施工,侵害了被告及其他反对加装电梯业主的合法权益,要求驳回4名原告的诉讼请求。
双方矛盾的焦点在于:原告要求被告停止阻挠加装电梯的行为,被告则坚持认为加装电梯程序违法,损害楼层结构,并影响采光、通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涉案楼栋增设电梯属于应由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应当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本次庭审结束后,主审法官奚懿以“如何规范加梯流程”为主题为现场的居民们上了一节干货满满的“普法课”。
“今天来听了现场庭审,还有法官的普法课,我更加了解了加装电梯的法律规定,也能够体会低层居民的担忧,希望大家能够相互理解,找到解决方案。”陈先生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国家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便利。房屋所有权人应当弘扬中华民族与邻为善、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加强沟通协商,依法配合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
“加装电梯众口难调,在法律边界明晰的情况下,如何努力权衡各个业主的利益、促进邻里间的互相理解与和谐共处,是化解矛盾的关键。”杨浦区人大代表、殷行路310弄居委会主任俞佩红表示,“这起案件从法律规定及不同楼层业主的责任与义务等角度开展普法,法官释法有依据、有条理,让高层居民知道并非所有老旧楼栋都满足加装电梯的条件,也让低层居民了解在依法依规前提下,不应当阻挠加梯。真是一堂务实有效的普法课。”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惠民利民,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一些邻里矛盾很有可能成为加梯工程的“拦路虎”。让居民更好地理解加梯政策,平衡不同楼层居民的利益,是社区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样的社区巡回审判活动,既为居民提供了直观了解法律的平台,也为邻里之间化解矛盾、增进理解搭建了桥梁,推动了“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实现。
■记者 汤顺佳 窦雨琪 毛信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