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歆瑜
本报讯 2月7日,控江路501-515号(单号)旧住房综合改造项目现场一片火热。现场,记者看到工人师傅们正分头行动,测量放样,为土方开挖做准备工作。而另一边,有师傅正在进行桩基静载检测工作。
控江路501-515号(单号)原有2幢非成套老工房,建造年代为1966年,建筑老化严重,厨房和卫生间合用,配套设施落后,居住环境较差。项目拟对2幢房屋实施成套改造,预计第1季度完成桩基检测、土方作业以及底板施工;第3季度完成结构封顶;第4季度完成装饰工程。居民们有望在2026年回搬新居。
上海同济建设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朱旺告诉记者,民生工程意义重大,因此项目施工团队尽早复工,确保按时或提前交付,“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难点重重,施工场地狭窄,材料堆放与机械设备停放空间有限,给物资管理和现场调度带来困难。为此,团队精心规划施工平面,搭建材料堆放架,利用垂直空间解决场地不足问题,还采用分批次进场的方式,严格把控材料与设备的进场时间。”
此外,为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项目现场设置了降噪围挡、扬尘喷淋。在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降噪、扬尘、居民联络沟通等管理措施,将施工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据悉,控江路501-515号(单号)2幢房屋共有居民240户,总建筑面积约6120平方米。项目改造方式为原址改建,包括抽户、扩建、结构性修缮、增设电梯等。每单元每层2户朝北一室户抽户,2幢楼共抽户80户朝北一室户并异地安置。经结构性修缮后再内部分隔,使得本地原位安置的160户朝南户每户具有独立的厨卫,独用成套。改造后每幢楼2个单元,1梯8户,每单元配备疏散楼梯和电梯各1部。这样一来,平均每户使用面积增量约8.4平方米,平均每户建筑面积增量约13.8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