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华 文
我年少时在虹口的老家紧邻瑞康里,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这条老弄堂已纳入城市更新项目,居民动迁已结束。而我怀着依依惜别之情,去故地重游,同时也想看看此处的一座近百年的老戏院——嘉兴大戏院,70年代改名为嘉兴影剧院。
嘉兴影剧院,如今又变身为星梦剧院,伫立于此,眼前仿佛一个大银幕,星梦剧院如电影镜头般“淡出”,那些个年月里的嘉兴大戏院周边的场景,由远及近,渐至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电影还没开场,手里捏着电影票的我和小伙伴几个,被剧院外的喧闹声和各种小吃的鲜美香味所引,“当当当”生煎馒头师傅敲击平底锅边的声音,将我们引到摊位旁坐下,咬破馒头皮,一股热汁喷涌出来,又烫又鲜。还有一碗鸡鸭血汤在旁呢,味道鲜得来,无话可说。
怕电影开场,匆匆吃完,直奔影剧院,却被拦在门外,检票员说,这几个小鬼急啥?上一场还没结束呢!
我们又忙掉头,见对面场地人头攒动,不知有什么花样经。小伙伴阿强说那里是套圈圈。走近前看,地上摆放着泥人胖娃娃、泥塑小猫小猪小狗小兔之类,还有凤凰和红绿牡丹香烟、紫砂小茶壶等。付钱后,拿到十只小套圈,站在划线外,将套圈一只只往地上摆放着的物件上套去,套圈扔出去被地上的物件弹开,就是扔在物件外,要套到这些物件还真不容易。阿强眼明手准,扔出的第五只套圈终于套到了。“小白兔,小白兔!”他欣喜万分地捧起了被套中的石膏小白兔,准备回家里去报喜了,将要去看电影的事也忘得一干二净。
嘉兴影剧院外墙边还有个小人书摊,书架上放满了漂亮的小人书。我付一两个角子给摊主,坐在长凳上,看起了喜欢的《三国演义》连环画。这套连环画有60本。我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一本本看完了,如同现在看电视连续剧。有时大人们在暑天晚上乘凉时,谈论三囯里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孔明周瑜等故事,我听到他们中有说错的,就插嘴一本正经去纠正人家,大人们笑着夸我记性好。
嘉兴路周围除了生煎馒头摊,还有不少小吃摊。小摊贩加一小匙白糖在旋转着的桶内,须臾,雪白的一团棉花糖就送到你眼前,还有油炸臭豆腐、柴爿馄饨、油墩子、葱油饼等等,品种多样。看电影前或看好出来都可大快朵颐。
尤记得,在众多小吃摊中,还有剃头摊夹在里面,在路边转弯处,理发价钱便宜,是我们男孩理发的“便利店”。到了“年夜头”生意特别忙。“小八腊子”一排坐在长凳上等候。等的时间虽然有点长,但坐在那里,展现在眼前的便是各色热闹的小吃摊,像看西洋镜拉洋片,倒不觉得厌气。
傍晚太阳西下,路灯亮起来了。孩子们放学后就到剧场外来玩,不忙回家。“阿四头,回来吃夜饭!”“银娣快点回到屋里厢来!”弄堂里传出了大人们的呼唤声,此伏彼起。背着书包的读书郎们都陆续“归巢”了,刚刚还满地跳橡皮筋、玩“造房子”游戏的弄堂囗,一片宁静。
“大银幕”渐渐淡出,眼前已是星梦剧院,往日诸般情景都储存在了记忆的镜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