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留白岛”到“顶流岛”,历史印记与创新活力交相辉映
复兴岛,“新绿”盎然

  在黄浦江畔,坐落着上海市区唯一的内陆岛——复兴岛。这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见证了上海从古至今的变迁、发展。

  共青路旁的老建筑低语过往,复兴岛公园里树影斑驳、鸟鸣清越,艺术悄然生长于油酷创意园区……这些都是岛上平凡日常的深刻诗意。自2024年12月上海量子城市时空创新基地在这里开启后,复兴岛就走上了“顶流岛”的“长成之路”。

  新玩法,为工业遗存与潮流文化的碰撞带来新启示

  8月10日晚,随着复兴岛主舞台升起巨大宝剑装置和全场大合唱经典二次元曲目,为期3天的小红书RED LAND开放世界冒险岛落下帷幕。小红书包下一座岛,给予工业遗址全新表达,吸引各地粉丝纷至沓来、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带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

  RED LAND选址很特别,它没有选择传统的展会场馆,而是锚定一个非典型场地——复兴岛。这是上海黄浦江畔唯一一座内陆岛,岛上常驻人口不过2000人,工业遗存与现代船台交织。即使是上海市民,也很少会踏足这个东北角的小岛。但当这座小岛变身二次元“痛岛”后,一下跃入年轻人的视线。

  一个与现实多少有些隔绝的空间,一句“欢迎回家,永远的主角”,将玩家瞬间带入全新的探索世界。50多个全球顶级游戏、动漫IP的名场面被“一键复刻”到三大主题园区,小红书创造了以“登岛玩家”为第一视角的宏大叙事场景,每位玩家都有身份,会触发专属剧情,能找到自己的“高光时刻”。

  用一个漫展,激活一座岛——小红书的新玩法,为工业遗存与潮流文化的碰撞带来新启示。小红书社区市场负责人白板介绍,团队3个月前勘察时“一眼相中”复兴岛,正是看到了其背后工业遗址的厚重骨架。“复兴岛上约30万平方米的存量工业厂房及场地资源,为全年无休的文旅商体展多元融合活动提供了最佳容器。”他说,RED LAND的举办,让全国甚至全球用户有机会知道上海有一个地方叫复兴岛,它能为大家带来不同体验。

  另一个数据也印证了小红书的“眼光”。在平台上,工厂游、工业遗址、工业风摄影、工业风Citywalk相关笔记年增长94%,阅读量超过5000万。越来越多Z世代通过打卡、创作、传播,主动为这些“见证历史的场景”编织新的故事。

  近年来,头部漫展已成为上海暑期最热的展会“集群”。相加近百万年轻人的“泼天流量”,持续“加热”申城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行业消费,助力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

  以BW2025为例,今年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观众参展,护照购票用户占比达13%。而来自美团旅行的数据显示,BW漫展举办期间,数十万00后涌入上海,全国抵沪机票订单上涨50%,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附近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上涨近5倍,相关文旅订单上涨35%。

  “在前期参加站内答题免费领票的用户结构中,超过一半是非上海用户。”小红书相关负责人拉出的一组数据同样显示,外地来沪“登岛”的用户不在少数,其客群集聚效应对暑期上海消费市场起到明显提振作用。

  正是因为观察到这一现象,上海把今年首创的国际动漫月列为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十大标杆活动之一,上升到城市层面来协同。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海还做了一个尝试,首次推出三展联动(CCG EXPO、BW 2025、ChinaJoy)的联票,以“票根经济”撬动消费大市场,吸引一大批来自全球各地的二次元客群来到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认为,首届国际动漫月在时间和空间领域带动全城联动,未来,上海可形成一个长效的IP运营机制,使之成为全球认可的城市名片。

  全球首个NbS城市中心平台已在复兴岛成立,探索超大城市“生态自律”之道

  上海的未来是什么样?你可能会说,更多的摩天大楼,更先进的产业集群,更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但超大城市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方程式,还有没有其他解法?

  今年6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自然资源部签约,将全球首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城市中心落户复兴岛,同时公布的NbS上海案例,聚焦“黄浦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今年10月,这一上海案例将走进2025年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代表中国向全球推介。

  NbS全球案例不在少数,上海案例为何重要,又为何独特?

  它的分量,首先来自深厚“家世”和广泛的国际认同。NbS,是一种以综合性、整体性理念应对生态挑战的方式,简单而言,就是用自然本身的力量来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

  它的诞生离不开两大重要国际组织。2008年,世界银行首次正式提出NbS概念,后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引入并定义。

  上海案例之所以独特,在于它赋予NbS以突破性。过去,NbS案例常常聚焦“点状”修复:一片雨林、一处湖泊或一个特定的栖息地。上海实践则打破这一常规,首次把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超大城市尺度。

  “上海在黄浦江流域引入了一套集成化的生态修复方法。可以说,上海已经成为全球生态综合治理的引领者。”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副总干事斯图尔特·马吉尼斯表示。

  这不仅仅是空间的延展,更是一次治理思维的跃升。 NbS亚洲中心常务副主任罗明说,上海案例提供了一种可能,即使在人类活动最密集的大都市,“自然疗法”同样能开出良方。它赋予NbS更深刻的现实意义,城市面临的生态挑战从来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交织的,上海提供的,正是一种能够应对这种复杂性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综合性解决方案,并不意味着无章可循。相反,它恰恰是以问题为导向,探索超大城市“生态自律”之道。

  黄浦江、苏州河贯穿上海的城市核心区,如何动态平衡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关键。6月23日,正在“复兴”中的黄浦江上唯一的封闭式内陆岛复兴岛宣布,将使用NbS在岛北打造3万平方米湿地净化区,设计1万平方米离岛生态区,构建潮汐鸟岛。

  在黄浦江下游滨海地区打造“韧性生态堤”,赋能陆海统筹发展。通过重要节点—河口海岸线—滨海湿地成体系的生态保护修复,探索构建韧性海岸带,全面提升河口海岸带生态功能。

  市规划资源局表示,上海将借助设在复兴岛的全球首个NbS城市中心平台,继续开展NbS研究、本土化实践与国际合作,分享河口型超大城市“生态之城”的建设经验。

  ■戚颖璞   徐晶卉   宗禾

  (综合自《解放日报》《文汇报》、团区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资讯
   第06版:健康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专题
复兴岛,“新绿”盎然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复兴岛,“新绿”盎然 2025-08-28 2 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