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解放日报 随着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国家疾控局日前将上海等11个省市列为Ⅱ类地区,提示具有一定聚集性疫情风险。
虽然现成的驱蚊方法很多,但不少人觉得喷杀虫剂、点蚊香属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设置灭蚊灯如果不形成规模则效果有限,挥舞电蚊拍又过于被动和劳神费力。商家深谙消费者的“痛点”,近来,以纯天然、安全、省心等为卖点的驱蚊草热销。可这些所谓的“生物驱蚊法”真能让人摆脱蚊虫困扰吗?
记者日前采访了上海植物园、辰山植物园的专家,他们指出,大多数贴着“驱蚊”标签的植物未必有商家说的那么神,有没有效果要看实际情况,购买后别抱太大期望。
记者在某购物网站输入“驱蚊草”,共查询到4000多个结果。生意好的商户一个月卖出两三千盆驱蚊草。这些驱蚊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植物,比如夜来香、薄荷、柠檬草、荆芥、罗勒、迷迭香、万寿菊等;另一类是能捕食昆虫的植物,比如捕蝇草、猪笼草等,它们可以合成一些有吸引力的物质,诱导蚊虫前来取食,然后捕获。
专家指出,具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体内含有香叶醇、香茅醇、柠檬醛等物质,的确有一定的驱避昆虫作用。不过,能否保护人不被叮咬,要看这些植物与人的距离、植物的种植密度和生长状态等。比如俗称“碰碰香”的哈迪耶鞘蕊花,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含特殊萜烯类化合物,对蚊虫有天然驱避作用。但如果没有外力刺激,比如受到昆虫啃食、人为揉搓,其释放的驱蚊物质有限。那么,捕食蚊虫的植物是不是更靠谱些?专家给出的答案是不靠谱。因为这些植物要先吸引蚊虫靠近,才能实现捕食,所以,和这些植物在一起,被蚊虫叮咬的概率更高。
专家建议大家采用经典的驱蚊方式:一是涂抹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羟哌酯等成分的驱蚊液;二是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纱窗、蚊帐等物理隔离手段;三是斩草除根,及时倾倒家中盆罐内的积水,避免雌蚊产卵。此外,蚊子对温度敏感,若适度调低家中空调温度,蚊子为保存能量会大幅降低活跃度。■陈玺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