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17日,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人民作家”巴金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日。下午,“纪念巴金先生逝世20周年:巴金的杨浦记忆图片文献展”开幕式在杨浦区图书馆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邱华栋,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区委书记薛侃共同启动“巴金的杨浦记忆图片文献展”。
“作为一名杨浦人,从没想到巴金先生与我脚下这片土地还有这样深的缘分。”市民黄先生指着一幅印有巴金《灭亡》中关于“杨树浦”选段的展板说道。
展览以“巴金的杨浦记忆”为切入点,得益于巴金故居以及复旦大学众多专家学者的多年研究成果,通过一幅幅珍贵图片和文献,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重温这位文学大师与杨浦区深厚的历史渊源,聆听文学与城市碰撞出的时空回响。
展览的上篇“巴金与杨浦百年工业”,聚焦巴金早期小说《灭亡》《新生》等作品中描写的杨树浦工厂景象,经由精心排版,配以文字说明,以“纱厂、烟囱、包身工”等一系列高频出现的典型意象,生动刻画出小视角背后的大时代,展现出20世纪30年代杨浦的工业面貌和工人运动状况。
中篇“巴金与杨浦百年大学”,通过历史照片和往来书信,细腻勾勒出巴金与马宗融、方令孺、靳以、萧乾等复旦学者的深厚情谊,巴金的儿子李小棠也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这些展品不仅见证了个人的情谊往来,更折射出杨浦高校学人与文学界交往的时代缩影。
下篇“杨浦大桥上的遐思”,(下转第4版)(上接第1版)则通过晚年巴金参观杨浦大桥时留下的珍贵照片,展现了文学大师对上海城市建设的持续关注。从黑白到彩色的影像记录,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的变迁,也见证着一位文学巨匠对这座城市不变的深情。
展览现场还设有阅读体验区,为读者提供《巴金小说系列》全套丛书等近年出版的巴金作品和相关读物。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毕胜,杨浦区副区长王浩揭牌“在这里,读巴金”,让更多人了解巴金先生的作品与思想,感受文学的魅力。
现场还发布新书《巴金小说系列》。该系列由巴金故居策划、作家出版社出版,以巴金小说原编单行本为选目,以作者生前最后手订文字为底本,既选择作者影响较大、为读者熟知的作品,也重刊久未刊行的作品,以反映巴金先生小说创作的原貌和多样性。
同时,由SMG制作的人文纪录片《锦书来: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也在活动中首发亮相,以书信为线索,讲述巴金与朋友们的感人故事,揭示巴金为中国文学作出的巨大贡献,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
巴金先生曾说,“读书是天下第一乐事”。配合展览开展的“憩园讲坛”第48期,于10月17日展览开幕式上举办,以“阅读是对作家最好的纪念”为主题,邱华栋与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作家出版社编审、《巴金小说系列》责任编辑王淑丽,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立民,带领读者构建“重读巴金、对话经典的精神憩所”,延续巴金先生“把心交给读者”的文学精神。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此后将在杨浦区进行巡展。展览期间,杨浦区图书馆和巴金图书馆还将联动举办“憩园讲坛”“文坛茶话会”等纪念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与市民读者共同探索巴金先生的精神世界。■记者 封辰霏 汤顺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