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扬州路上,是“三民坊”石库门弄堂临扬州路的街面房子,两开间门面,旁边紧挨弄口老虎灶。扬州路虽然不长,在上海只是条不起眼的小马路,但能开有照相馆,可想而知那马路还不会很冷清。
枫叶照相馆门面装饰华丽,也算是三民坊建成时的配套设施了,在当时就显现代化,和隔壁老虎灶土不拉叽的外貌形成极大反差,一中一西、一土一洋,两家人家倒有点相得益彰。
整个照相馆分上下两层,店招是用水泥塑就的五个大字,横排在门面上方,两扇玻璃弹簧门上磨砂刻着同样字体的“枫叶照相馆”,很具西洋派头。底层地面全是磨光石子铺成,当门有一枚由铜片勾勒而成硕大的枫叶镶嵌在磨光石子中。我的印象中,照相馆老板四方脸,皮肤白皙,一副斯文相,到底是搞摄影出身,穿着洋气,头势清晰。待我晓事时,照相馆肯定已不属老板一家私有,再稍大些,照相馆便易名为群影照相馆了。两相比较,改后的店名更多的是直白摄影要为群众服务,要面向工农兵,凸显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但好像缺少些艺术性,抽掉了人们对艺术的想象空间。
照相馆的大门两旁是带大圆角的玻璃橱窗,橱窗基础的表面也是磨光石子,跟地面连成一体,橱窗内很宽敞,定期调换、摆放以人物肖相为主的样板照,千姿百态,表明照相馆的摄影技艺高,吸引人们进去拍照留影。听说照相馆有个行规,进去拍照的人如果能被摄影师看上,并愿当模特给摄影师摆造型,拍成照片放橱窗供人欣赏的,可免去拍摄费用,撤摆后还可把放大了的照片拿回家去,我们弄堂有几个漂亮小年轻就做过这样的模特,令人羡慕。当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风靡上海滩时,人们不仅被电影的情节所吸引,也被电影女主角古兰丹姆的美貌所倾倒。枫叶照相馆摄影师及时发现我们弄堂一名少女有扮相,为她装扮成古兰丹姆的模样拍成大照片放进橱窗里,尤其是在下巴上点上一颗痣,让人乍一瞧感觉真像古兰丹姆,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还在女孩中刮起一股模仿风,争相去拍“古兰丹姆”照,谁不想在青春期留下张靓照呢,这就是广告效应。我看到过几张其他姑娘拍的,个人认为都没有大橱窗里的那张样照拍得好。
照相馆的底层是营业厅,各式照片样式陈列四边,大大小小、各式各样都明码标价,供人参考,玻璃柜台围成一圈,营业员坐里面,后面是暗房。“拍照请上二楼”的牌子立于楼梯口,楼梯成拐角型,很有些气派,上了二楼,木质地板映入眼帘,五彩缤纷的布景、道具一应俱全,以前拍照片讲究布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任顾客选择,化妆间里挂满各种服装和戏装,任人挑选。住附近的居民要拍个报名照、全家福的,基本都在那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