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早上,我们举家开车前往周边某著名水乡游玩一番。车子开到那里已经是十一点半,大家觉得肚子有些饿了,于是便想先找一家餐馆填饱肚子。
沿着河边走,发现一栋坐落在石桥边的饭店看起来不错,周边有桥有河,饭店两层楼高,装修古色古香,可以算是地理位置绝佳的“景观餐厅”。父亲一看饭店门口的鱼缸里养的鲅鱼觉得不错,问了一下价格是25元一条,价位还算可以,我们就选定了这家饭店用餐。
也许是因为年初一很多人都还在走亲访友的关系,水乡的游客很少,饭店里就更鲜见客人。我们一家便到了二楼占领了能够“一览众山小”的最佳饭桌。老板娘很热情地端茶送水,父亲和伯伯们在翻看菜单,我则习惯性地用手机上网查“点评”。现在吃饭之前查“点评”似乎已经是不少年轻人必须要做的事情,一来是看看这家饭店的服务情况,二来也是看看饭店的特色菜有哪些。
果然一下就查到了我们所在的这家饭店,点评量不多,可好评的情况却不太多,其中有一位消费者点评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结账的时候发现和菜单的价格不一样”。我将这一情况及时向大家“通报”了一下。
这时候有另外一桌客人上了楼,老板娘要我们把菜单给其他客人,哥哥马上跟她说一会要把菜单拿回来,老板娘似乎有些意外,脸色微变,便问原因。哥哥毫不客气地说道:“你们店网上的评价似乎不太好,有人说你们用阴阳菜单。”老板娘在另一桌客人面前顿时很是尴尬,连忙说:“没有的事,网上都是瞎说的。”
吃饭过程省略不表,结账的时候是姑姑下去的,老板娘手写了一张账单,菜名旁边写了菜价。姑姑一眼就看到了鲅鱼旁边的“27”,之前进饭店时明明清清楚楚听到的是“25”,可现在却也白纸黑字地写了“27”。姑姑还算客气地跟她说:“老板娘你定是写错了。”老板娘见自己被识破了便有些不好意思,用圆珠笔涂改了价格。
之后,姑姑把账单拿上来给我们看,老板娘的总价写的是602,零头去掉只收600元。可用计算器怎么加都只有586元,姑姑就又一次下楼去提醒老板娘“太粗心”了,这次老板娘已经无脸再面对我们,便让一个服务员来“核算”,价格自然只是586元。
看来,点评上说的果然没有错。很多客人在结账时或许不会太认真地核对,也不会去细细地加一下总价,这样十几二十元便在不知不觉中被商家拿走了。而如果消费者发觉其中的猫腻之后,他们便以自己算术不好为由来抵赖。
不过,这样的招数放在以往或许可能还管用,还能够一天骗到几百元,可在互联网时代真是奉劝商家不要再这么自作聪明了,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晒到网上,被数以万计的人在看,可千万莫要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