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我参加了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监考工作。转眼之间,离自己第一次准备考研20年了。看着现在的90后考研生,想到我们那时候的70后以及部分60后考研者,不禁让人感到时代变迁的巨大力量。
我是在1994年准备考研的,当时临近大学毕业,继续攻读成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记得那时候报考研究生,困难有不少。因为居于中原一小城,信息并不灵便,在《光明日报》发现一则考研消息发布,我便高兴不已,但对好多具体要求不甚了解。后来在书店里好不容易发现一本往年的考研信息集锦,我就紧张非常地按上面的要求去准备,当年想报考外交学院研究生,结果去报考时发现身高条件有限制,自己的条件并不符合,只好作罢。
等到参加工作,信息的获取也是有限的。那时的考研,大家都是为着改变命运的念头。不少中学老师也加入考研大军。为了能如愿以偿,有些考生瞒着单位,或者盖假公章,考生们往往一年不成,来年再战,有时不得不与领导比心眼、与同事捉迷藏,求胜之心,可想而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当年,我等穿着军大衣,提个小布袋子或小书包,抖抖索索、怯生生地步入考场。如今,考场讲台旁,考生们整整齐齐地将不同花色、品类的背包放好,平静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