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同济中学党支部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着力挖掘并发展同济师生积极向上的潜能,积极倡导“做更好的自己”的理念,努力实现“Betterschool,BetterLife”的目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eliman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即“总幸福指数=先天素质+后天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作为全市最早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之一,同济中学党支部书记张焱说,这个公式中所指的“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就是积极心理学需要发掘的力量。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党支部坚持“服务师生真心实意零距离,面向未来同舟共济有目标”,以“同舟共济”学校精神凝聚全体师生共同信念,强调“心理的正向力量”,发挥“爱”的魔力,让同济师生“做更好的自己”。
发挥“微笑的力量”
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党支部坚持硬件设施和文化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在硬件设施上,重新改进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添置了音乐钢琴,放松理疗椅等设备,拓宽服务功能,完善了以SpaceWarp、创意项目、DIY项目、乐高项目、机器人工作室、音乐创作和沙盘分析等为主要活动内容的无限工作室,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成就感。
在文化建设上,则注重渗透、评选和展示,以“每一堵墙都说话”为载体,在教室走廊墙上增设了宣传框,展示学生创作的书画作品和主题教育月电子小报。以“温馨教室”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双结对”活动,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以“微笑大使”评选为契机,为学生展现自我提供舞台,在学生中树立起一批积极乐观、自信友善的学生典型。
每年,学校“微笑大使”的评选在学生中总是备受关注,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这是一个无关于学习能力和考试成绩的评比,只要能够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发挥出微笑的力量,为身边的人带去正能量,都有机会获此殊荣。“温情、明礼、健康、美丽”,“微笑大使”的评选标准要求学生们善待身边的人,懂得基本的礼仪,更要有健康的外表和美丽的内心。
夸夸身边的人和事
除了服务好学生,党支部也在教工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从培训到实践、从阅读到行动、从夸奖到学习。召开“培育积极心理,营造温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开展“不抱怨”行动,激励教师从书中学习,努力做到不抱怨、不批评、不讲闲话;组织“夸夸身边的感人事”师德主题活动,营造出“身边的感动自己找,身边的事迹自己写,身边的典型自己夸,身边的榜样一起学”的良好氛围……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教职工真正从中受益。
“夸夸身边人和事”说出的是小事,道出的是大爱;罗列的是点滴,汇聚的是文化。张焱介绍说,这项活动共三个步骤进行:利用寒假时间要求每位教工认真思考,积极撰写“夸夸身边的人和事”;组织召开“夸夸身边的人和事”师德主题活动,根据教工撰写的内容和提名情况,每组选出4位,由组内教工精心准备,夸赞身边的典型;将16位教工的照片和事迹在校园宣传栏布置展出,让更多的师生都能相互学习和相互勉励。
承接社区服务项目
除此之外,党支部坚持与社区的双向互动,每学期一次走入社区,由一位中层干部主动与长海一村、长海三村、长海新村等居民区党总支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行风互动活动,宣传教育局的招生及升学政策,了解社区居民的想法。每学期一次将社区居民请入学校,通报近阶段学校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倾听群众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
同时,积极参与区域化党建联盟五角场镇社区分会建设,积极认领共建项目,如,“纵览天下”、“护航青春,关爱成长”、“困难家庭子女课外辅导”、“家庭教育咨询”、“青少年心理辅导”、“社区健身团队指导”等项目,实现学校和社区党建在思想、组织、文化、人才、资源等方面的有效对接,形成联建促党建、党建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根据学校特色,党支部还承担了志愿服务项目。“心理小语热线”每周四晚上向周边社区开放,校长张咏梅和党员教师许佳经常到社区作心理辅导报告,或是为社区居民党员上党课的任务,或是在杨浦区妇联心理咨询中心、杨浦区心馨家园心理咨询中心担任心理咨询志愿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