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机制,提高责任区管理制度执行率
结合区情实际,杨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制定了《关于我区贯彻落实<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的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解任务。把市级“景观区域”五角场商圈列为创建门责管理示范点区域,把责任单位较集中、业态较为全面的控江路(军工路-大连路)列为创建门责管理示范道路,把四平路街道、控江路街道和五角场镇列为创建门责管理示范街镇,开展“点、线、面”相结合的创建工作,坚持先行先试,引领示范。依托区综管中心和各街镇联动发现、联动处置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以网格巡查结合绿化市容管理人员的日常巡查,提高违规行为的发现率。建立投诉受理处置微信群,增强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互动性,实现巡查力量和处置力量的快速调度;结合“市民服务热线”、“城建热线”等平台,构建完善的投诉、受理、处理机制,快速分解和处置市民投诉、群众反映的责任区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及时回应市民的诉求。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机制,提高制度执行率。
宣传培训,提高责任区管理制度知晓率
告知签约全覆盖。区绿化市容局统一印制了新版《责任告知书》,统一了《门责自律承诺书》的内容样式。各街镇组织绿化市容管理所、城管中队等部门,上半年对全区1.8万余家责任单位逐一上门访谈,开展责任告知、责任区范围划分和自律承诺签约工作。对调整业态、实施装修的责任单位,各街镇绿化市容管理所通过日常巡查,及时更换补充,确保责任区管理制度的宣传告知率达到百分百。
主题宣传赢人心。面向社会各界开展的杨浦区贯彻落实《办法》主题活动名称征集活动收到投稿785份;在五角场广场举办的主题宣传日活动吸引了商家和市民的关注和参与;在轨交站点出入口、商业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场所举办咨询、展览同样人气很足……全年,结合“卫生月”、“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全区共开展102场次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
“万人培训”见实效。区绿化市容局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对绿化市容行业管理人员开展专题培训,解读《办法》和工作要求;各街镇结合辖区实际,开设“绿色讲堂”,并以“绿化市容服务进社区”为平台,组织开展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和责任单位(人)的辅导和培训。一年来,全区共开展46场培训,计2.89万人次(其中,管理人员培训6389人次,责任单位(人)培训2.25万人次),提高了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责任单位(人)的自律意识。
综合管理,提高责任区管理制度落实率
门责信息采集摸家底。在各街镇、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下,杨浦区绿化市容局结合户外招牌设施基础信息调查工作,对接责任单位信息档案和店牌店招审批信息,2015年全面完成“一店一档”基础信息采集,为日常管理和双向告知、联动执法提供了依据。
“门责管理示范道路”创建出实招。杨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会同四平、江浦、延吉、控江和长白等5个街道,在控江路沿线联合开展门责管理示范道路创建工作。通过拆除违规设置的户外设施,整修更新破损店招,修补粉刷围墙立面,划线规范非机动车停放,整治跨门营业、门前乱堆物等乱象顽症,调整街头绿地景观等硬件基础设施,探索建立自律组织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了控江路沿线市容环境综合管理水平。
生活垃圾收集探索新途径。杨浦区绿化市容局以控江路、国济路、大学路等路段进行先行先试,通过为商铺配置垃圾投放容器,试点开展环卫保洁人员定时上门收集工作。同时,各街镇分别选取长阳路、平凉路等16条(段)易污染、难管理、沿街商铺集中且生活垃圾无固定投放地点的道路,推进定时上门收集工作,解决了沿街商铺生活垃圾投放问题。
条块联动执法形成新合力。杨浦区绿化市容局与区城管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和各街镇形成紧密互动机制,推动责任区日常管理。各街道(镇)依托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机制,构建信息互通共享平台,发挥“一店一档”信息档案作用,资源共享,形成监管合力。区城管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对严重跨门营业、门前乱堆物等门责问题进行联合整治,着力从源头上消除乱象顽症。
共治联建,探索常态长效管理有效途径
目前,全区共探索建立了19个责任区自律组织,形成了以商家业主为管理主体的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自律共治联建机制。主要有4种形式。
行业自律组织形式。大桥街道水果行业自律组织已运行一年多时间,通过“三色管理”实行奖罚并举措施,履责好的单位获得“流动红旗”,履责不佳有违规行为的,按违规程度给予“黄牌”和“红牌”警告等,抄告城管部门执法整改,约谈商铺出租方在合同到期后,调整经营项目。长白新村街道组织铝合金、助动车、蔬菜零售及水果等行业自律组织,分别建立微信群,将街道管理办、城管中队、网格办和绿化市容管理所等管理部门及相应行业的业主纳入其中,管理部门和业主互通信息,对违规行为快速发现即知即改,有效提高了门责问题的整改效率。
沿街商铺自我管理形式。四平路街道在控江路、鞍山路、密云路等重要路段,指导沿街商铺建立责任区自律管理小组,制定《门责自律管理标准》,实行例会评估制度,鼓励责任单位(人)自律自治。新江湾城街道在推进国浩路、政和路自律管理中,制定自律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建立考核小组,对蔬菜水果店、房产中介、饮食店和其他商店等4大类别的业主分类考核,并提出奖惩措施。
企业物业化管理形式。在五角场商圈内的大学路作为本区知识创新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次业态调整和环境提升,已成为独特的创意文化商业街。由大学路沿街商铺的开发商瑞安集团牵头,下属狮城物业组织协同众创空间等沿街商铺,统一管理标准,建立巡查队伍,加强日常巡查和自我管理,使特色环境文化与市容环境和谐发展。
区域共治形式。大桥街道成立“引翔港”区域责任区管理自治协会,通过吸纳菜市场部门经理、物业经理、引翔港小区业委会主任及区域内43家责任单位纳为协会会员,延续推广“三色”管理经验,探索社区共治模式。
一年来,区绿化市容局把责任区管理履责情况列为专项考核评价内容,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定期测评,每月组织一次市容环境管理质量评估,每季度组织一次公众满意度测评。在职能部门、店家业主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有一些问题仍然存在,比如部分责任单位(人)自律意识较差,跨门营业、门前乱堆物、违规停车等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容易出现“反复整、整反复”的现象,影响责任区管理的常态长效。又如,自律组织的作用还有待提升。目前,自律组织尚处于初步建立阶段,仍需要进一步探索长效运行机制,发挥责任单位(人)与行业主管部门及各街镇自律共治的实效。
当前,杨浦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责任区管理制度需要全体责任单位(人)和市民群众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希望大家群策群力,杨浦的责任区管理制度一定会在自律共治的路上越走越远。
相关链接
1、什么叫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是指有关单位和个人所有、使用或者管理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场所及其一定范围区域。
2、责任人有哪些具体责任要求?(一)保持市容整洁,无乱设摊、乱搭建、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乱吊挂、乱堆放的行为;
(二)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无暴露垃圾、粪便、污水,无污迹,无渣土,无蚊蝇孳生地;
(三)按照规定设置环境卫生设施,并保持其整洁、完好。
责任人除了应当履行前款规定的义务外,在责任区内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及时清除影响通行的积雪残冰;
(二)按照规定投放生活垃圾;(三)不擅自超出门窗和外墙经营。责任人对责任区内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有权予以劝告和制止,有权要求市或者区(县)绿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门和城管执法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