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己身

  ■刘金辉 文

  重家教,不仅是对子女的叮咛管教,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父人母本身要立得正、做得端、行得稳,以身示教,为子女做好样子,当好子女的引路人。

  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放在首位是有道理的,它是事业成功和家教有效的前提。如何修身?古往今来论说很多,愚认为最简单的就是,一个人即使有健康的体魄,博大的知识,宽阔的胸襟,卓越的才能,仍要慎独、慎微,经常自我检讨、自我反省、自我修正,方能不断完善自我,不断丰富自我,在家教方面,它可谓是教育子女的合格证书,通俗的说,才有资格教育子女。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绝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家庭对这些“六一”儿童可谓关爱有加,而且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最聪明、最可爱,所谓“孩子总是自己的好”,只知道尽量维护、满足孩子的要求,但并不太注意修己身。

  如何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有的家庭父母吵架不避小孩,甚至在家不敬老人,在外争名逐利,当着孩子面任意施为,有的人还为争得蝇头小利,占得他人便宜而津津乐道。

  “家长是小孩的第一位老师”。小孩一出生,接触父母最多,小孩的模仿性强,对父母的言、谈、举、止印象极深,这时的家庭和潜移默化的家教是孩子学习及性情养成的塑造场。至上幼儿园及小学后,孩子开始频繁接触外界,开始与人比较,这时期也是孩子人生价值取向、习惯培育的黄金段。这时的家庭,特别是父母如有良好的素养,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家长宜修己身,当好孩子成长的“铺路石”,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导航灯”、“引路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3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4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专题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岁月留痕叙情缘
袅袅娉娉
修己身
我的知青岁月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8修己身 2016-04-30 2 2016年04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