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换烧饼

  ■周彭庚 文

  发生在60年前除夕天的这件事,我一直引以为傲,并作为自诩“聪明”的最强有力的佐证。

  当时,父母亲凭借一台缝纫机维持全家8口人的生活,颇为拮据。为生计,常买些零头布,做成帽子卖,贴补家用。那年除夕早晨,全家出动,想把积压的帽子卖出去。10岁的我,也领受了3顶帽子的任务。出发前,父亲交代:每顶帽子要价3角5分,3角就卖。

  时过中午,我手上只剩下一顶帽子了。但街面上的人也少了很多,有几家店铺已开始打烊。我拿着帽子,迎向每一个经过身边的人,但他们都摇摇头,疾步而去。我不甘心完不成任务,继续在街上踱来踱去。不觉间,嗅到一阵香味,勾起肚子唱起“空城计”。循着香味走过去,是一个设在屋檐下的“烧饼摊”,炉子上放着一堆冒着热气的烧饼。大约准备的面料已做完,烧饼师傅站在炉边,满怀期待地望着每一个经过面前的人。我想,他大概也跟我一样,急着想把烧饼卖出去吧。再看看他,穿的衣服倒干净,戴的帽子也蛮新的。只是被帽子罩住的头发,从四面八方向外跑出来,前面遮住了额头,后面覆盖了衣领,两旁淹没了耳朵。盯着他的头发,一个念头突然浮上心头——那边不是有个正忙碌的理发师傅吗?刚才看到他头上的那顶帽子,我差点笑出声来,油腻腻的已辨不出是什么颜色。我向他推销我的帽子,他不耐烦地挥挥拿着剃头刀的手,叽咕了几句,我也没听出他说的什么,吓得赶紧走开了。

  看着烧饼师傅的头发,想着理发师傅的帽子,突然一个念头从脑中闪过,如果……

  想到此,我快步走到烧饼师傅面前,低低地说:“师傅,你把这些烧饼卖给我,我把帽子卖给理发师傅,让理发师傅为你剃头,我们大家就都可以早点回家过年了,你看行不?”烧饼师傅盯着我看了好一会儿,说:“这主意是谁出的?”我不知道他为什么问这话,迟疑地说:“是……是我。”“哦!真的是你?”他突然提高了声音,“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说着,就拿起烧饼往我的袋子里放。当放到15个时,我忙说:“够了,够了。”我的账算得很清楚——帽子3角钱一个,烧饼2分钱一个,我不能占人家便宜。“这个是奖励你的聪明的。”他又把最后一个放进我的袋子。

  他收拾好摊子,拉着我的手向理发师傅那儿走过去。远远地,他就敞开喉咙说:“老张,我给你带来个聪明孩子。”原来他们是老熟人。烧饼师傅给理发师傅讲了我的主意,理发师傅也睁大眼睛看着我,看得我直想往烧饼师傅身后躲。

  我抱着烧饼袋急匆匆向家里奔去,刚才还叽咕响的肚子灌满了自豪和喜悦,只感到两条腿格外的轻,身体好似要腾飞。跨进门,重重地把烧饼袋往桌中间一顿,手一挥,很大气地说:“我请大家吃好东西。”

  在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的赞扬声中,我度过了10岁的春节。不过,在以后的几十年间,在坎坎坷坷的人生路上,我好像再也没做出过超越这次“聪明”的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特刊·同创共建全国文明城区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智换烧饼
食堂,舌尖上的享受
金鸡报晓
点赞宁波年糕和汤团
迷惘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智换烧饼 2017-02-21 2 2017年02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