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砖头
上海机械学院附属子弟小学旧事八

  ■王卫  文

  文革时期,大家都经历过的一场大运动就是:“深挖洞、广集粮、备战备荒为人民。”为了防止苏修对我国发动突然战争,全民动员齐上阵。

  “做砖头”,先是在居委开会传达精神到每户人家,院校的大字报栏上也贴出通知,还有高音喇叭宣传,一切准备就绪。制作砖头这天是周日,我们家属制作地点就是教工食堂,每家必须派一名代表,大家可以采用互助的方式来完成每家的产量。可是群众的热情非常高涨,每家都派来很多人参加做砖头。

  我记得那天是个晴朗的天,初夏,我和小妹早早来到工地,谁料比我们来得早的人多得是。我们互帮互助自由组合。食堂场地上堆放着可以做砖的泥巴,这是一种粘度很好的泥巴,灰褐色,感觉就像江河里的淤泥。做砖头是要有模具的,其实模具就是几块可以拼装的板条,组合起来就是一块砖的造型。大家按照分配领好了泥,做砖头没有人教,大家就边学习,边摸索,泥巴要放上水不停揉和,很费力气,调和到像做馒头那样的面团就行了,然后把泥巴放进模具中四边压紧,之后用一个像弓箭一样的工具,用上面的弦(钢丝做的)贴着模具面轻轻一拉,丢掉表面多余的泥巴,拆掉模具,一块砖就“诞生”了。我和小妹不停摔打泥巴,用双脚用力踩踏。

  在制作砖头的时候还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做出来的砖表面很粗糙,小妹想出办法,事先把钢丝弦擦干净,再沾上清水,拉出来的砖表面就非常光亮。做完砖要小心翼翼搬到露天,排放整齐,每块砖要留有空隙,便于通风,收工的时候,堆积的砖上要盖上草包,以防下雨。经过日晒,干透,砖就可以送到窑厂去烧。

  到了中午,我们完成了指标。然而大家兴趣很大,又超额了产量。

  那时候,“备战”工程还给我留下深刻的回忆就是,要挖一条贯穿整个机院的防空战壕。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了造反派(大学生)和附属工厂的工人阶级,造反派的战壕我去看过,就像刚打过败仗被摧毁的场面,后来被强制“停工”。

  “工人阶级”的队伍,热火朝天,士气高涨,战壕从教工食堂的一端开始挖,沿着大操场,再越过射击靶的假山,一直通到定海江边,工人们把整个战壕当做是加工产品,严格按标准要求,战壕的宽度、深度、平整度极高,连堆在战壕外面的土堆都特意修饰过,坡度都是一致的。战壕里还挖有掩体,可以躲进一人,就像对越战争的猫耳洞,更让人吃惊的是工人们还挖了一个高射机枪的枪炮台,整个枪炮台是圆形的,有两层台阶,可以适应不同身材的人操作,四周可以绕着平台走人,这样的高射机枪就能360度射击,没有射击死角,做工的精致,简直就是一件标准产品,让人惊叹!

  几个月过去了,再去看战壕又完全不一样了。战壕很多地方垮塌,里面有一尺多深的积水,众多癞蛤蟆在沟中自由游荡,还有很多蚊虫下卵后的红孑孓,枪炮台也因雨水的冲刷变形,一切显得那样凄凉。这样一场全民“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们逐渐淡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特刊·直通百姓
   第04版:图说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特刊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老照片的回忆
做砖头
45年后的见面
黄河入海流
江湾湿地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做砖头 2017-07-11 2 2017年07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