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距离观察中关村科技英才
《中关村笔记》宁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中关村笔记》以人为经,以事为纬,着力写活一个数学天才、一群科技奇才,勾勒出一个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而长足崛起的中国硅谷——中关村发展史略。

  一个数学天才,是指冯康。冯康是谁?作者一开始提出的这个问题,相信数学界以外的人士都不甚了了。但经过作者从“两弹一星”复杂的数学计算工程细细道来,人们发现,这个冯康实在不简单。与此同时,还完成了“无黏超音速绕流数值计算和初边值问题差分方法研究”重大项目,不仅为“两弹一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而且以对“有限元方法”发掘与研究,蜚声国际数学界,成为与华罗庚、陈省身齐名的中国三大数学家之一。作者用了很多笔墨,既写冯康在数学研究上的孜孜不倦,又写他在培养新人上的倾其所能。冯康紧紧瞄准学科前沿问题的学术高度,注重助推学科新秀脱颖而出的伯乐气度,始终怀揣科学兴国理想的奉献精神,既使他的个人形象不断高大伟岸起来,又从更深的层次解读了中关村这个科技之城何以不同凡响。

  《中关村笔记》的前半部分,冯康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作者用了很多气力,很大篇幅,乃至接近数学专业的学科梳理与文字表述,来聚焦这个“幕后英雄”,来描写这个数学天才。在某种意义上,是因为冯康其人,在中国还是“最神秘的”;而冯康的故事,“差不多都在历史的皱褶中”。事实上,《中关村笔记》对于冯康浓墨重彩的书写,确实让这个数学大师显露出其超尘脱俗的非凡真容与熠熠光彩,而这也必将使这个鲜为人知的大数学家走出神秘而封闭的数学王国,为更多人所知晓,所颂扬,所敬仰。

  一群科技奇才,是指柳传志、王选等信息科技领域的先行者。他们中的不少人,不愿被平庸羁绊,不甘被世俗埋没,率先砸破“铁饭碗”。这使他们的科技之路充满风险,他们的创业过程格外艰难。可以说,这些科技英才们的贡献,不只是极具创造性地做出了“方正汉字照排系统”“五笔输入法”“驭势科技”等重要发明与领域开拓,创办了首批信息科学技术公司,营造了一批著名企业与知名品牌,他们更大的作用,是突破旧有的科技体制,促动新的体系诞生,走出了科技研究的窠臼,实现了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他们是具有改革家和科学家双重身份的先行者,他们弄时代新潮,开风气之先,使中关村的科学与科技,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殿堂走向社会,从中国走向世界。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充满奇思妙想的理想之歌,同时也是内含悲壮意味的创业之歌。而其中最为动人的旋律,是科技之思与报国之志完美结合所构成的高远志向与崇高情怀。而这些科技精英,正是中关村的内核所在;而精英们身上葆有的信念与情怀,正是中关村的灵魂所在。可以说,当代中国在信息技术上的奋起直追,以及在一些领域里的后来居上,最能表明切实成就的,是中关村;最能揭示个中秘密的,也是中关村。而《中关村笔记》以非虚构文学的特有方式所做的中关村探秘,述说的就是中国科技工作者通过众多个人“科技梦”实现民族“中国梦”的不懈追求,记录的就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在信息科技领域里突飞猛进的一个缩影。   (来源:新华读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图说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中产阶级崛起如何改变日本社会?
悦读汇
近距离观察中关村科技英才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悦读03近距离观察中关村科技英才 2017-07-29 2 2017年07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