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变形金刚 伴我同行

  ■张佳 文

  伴随着炎炎夏日的高温,《变形金刚5》来了。

  从2007年《变形金刚》开始,大荧幕里的“金刚”就已经变了。他们更时尚,更花哨,多了无数的构件、精致的棱角,也变得面目全非。没有了以前方方正正的直线条造型,也没有了那简单而怀旧的气息。这与记忆中伴随我们童年成长的变形金刚已经相去甚远。

  记得第一次接触变形金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我还在读小学。有一天听小伙伴说新出的《变形金刚》连环画很精彩,我心痒痒的就想一睹为快。等到父亲刚刚下班回家,我就缠着父亲带我去买。父亲被我缠得没办法,于是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去了三牌楼的一个小书店,果然在醒目位置放着几本《变形金刚》彩色画册,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一块多一本。在那个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分钱花的时代,这真不便宜。虽说只买一本,我也很知足了,一连几天手不释卷,自己还忍不住照葫芦画瓢画上几笔。人的记忆真是奇妙,差不多三十年过去了,这件事我居然还记得这样清楚。父亲给我买的书已不知所踪,我特意从旧书网上又淘了一本。翻开书页,当年父亲骑车带我去买书的那一幕场景仿佛就在眼前,真有恍若隔世之感。

  后来,《变形金刚》动画开始在电视上播出,成为那时我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变形金刚玩具也开始大量出现。记得山西路少年宫门口有一个专卖店,虽说只是一个平房,面积不大,里面却堆满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变形金刚玩具。当年鼓楼食品大楼一楼曾经也出售变形金刚。我记得那里有个“大力神”放在橱窗里展示,惟妙惟肖,和动画片里简直一模一样。每次路过这家店,我都忍不住在柜台前隔着橱窗观摩良久,“相看两不厌”。只是那上百的价格实在令人望而生畏。当时身边的小伙伴们,能买个十几元的“挖地虎”玩就算小康水平了,能买个七八十元的“机器恐龙”家里绝对是中产阶层,能舍得买个一百多元的“大力神”玩具的土豪还闻所未闻。

  求之不得,回到家里不免“寤寐思服”。我记得曾忍不住和父亲“谈判”,如果小升初考上了当时最好的中学南师附中,就给我买一个“大力神”。父亲问我多少钱,我说一百多。父亲豪爽地答应了。从小到大,父亲为我能有好成绩一向是不惜砸锅卖铁。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了这个奋斗目标,我的学习一下子有了无尽的动力,比吃了脑白金之类的保健品还要有效。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个目标毕竟一时难以实现。我就先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先买一个便宜的过过瘾。于是我省吃俭用,一毛一块的攒零花钱,终于凑足了十八元九角。那一天,带着这笔“巨款”,我去少年宫旁的店里,在琳琅满目的变形金刚里左挑右选,最终买了一个“搅拌机”。虽然只是最便宜的一款,但那却是童年的我一次难忘的“血拼”。

  我依然还记得这个“搅拌机”的归宿。小学毕业那一天,父母和我回学校查分,一个同学告诉我我考上南师附中了。我不敢相信,只是打赌说如果真的考上了就有变形金刚。结果,那天班主任崔老师高兴地把我父母拉到一边,告诉他们我考了194分,那时候小升初只考语文数学,满分200。父母高兴极了,用他们那个年代特有的词语形容我“放卫星”了。我也喜不自禁,很爽快地把自己心爱的“搅拌机”送给了那个报喜的同学。而我最终也没有舍得让父亲破费去买“大力神”。考进名校不仅让父母,也足以让我沉浸在幸福之中了。

  如今,时代变了,我们每一个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许多,电脑、智能手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当年风靡一时的变形金刚早已消逝在时间的长河里,“玉环飞燕皆尘土”。而在我们内心深处难以割舍的,依然是对那曾经简单的快乐、美好童年的回忆和对父母的怀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特刊·直通百姓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特刊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雨后彩虹(控江路鞍山路口)
变形金刚 伴我同行
沪东工人文化宫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变形金刚 伴我同行 2017-08-22 2 2017年08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