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阳路540号的辽阳大楼小区,有一位邻里熟知的热心人,他叫徐惠祥,是一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只要是遇到有困难的人,徐惠祥能帮就帮,绝不含糊,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小区志愿活动,因为在他看来,“帮助别人是很开心的事情。”
资源“共享” 能帮就帮
去年8月,江浦路街道辽昆居民区书记李爱珠收到一封表扬信,这封信是居民尤小吉、王彩娣夫妇写的,邻居徐惠祥夫妇的无私帮助令老两口深受感动。
那时,王阿婆得了脚气病,起初并没有在意,但后来又不小心感染,跑了四五家医院看病,但收效甚微,脚反而肿得更厉害。徐惠祥的爱人杨阿姨经常上门关心王阿婆,看到她感染情况很严重,杨阿姨赶紧回家告诉徐惠祥,夫妻俩觉得王阿婆的病情耽误不得,应马上到医院治疗。
徐惠祥先联系好自己熟识的上海市中医医院医生,当天夫妻俩就开着自家车送两位老人来到医院就诊。经诊断,王阿婆的病情比较严重,必须立即住院。那时正值盛夏,气温将近40摄氏度,徐惠祥夫妻陪着两位老人在医院忙活了一上午,直到老人的女儿赶到后他们才回家。随后,在王阿婆住院的二十多天里,徐惠祥夫妻也曾多次前去探望。如今,王阿婆的脚已痊愈,行走能力也未受到影响。
尤老伯告诉记者:“两个女儿工作都很忙,我们和徐惠祥夫妻非亲非故,他们能这样主动关心我们,帮我们解决问题,真的非常感谢他,远亲不如近邻。”
其实,类似的事情徐惠祥做过不止一次,因为退休前企业高管的经历,徐惠祥结识了各行各业的朋友,不过他的这些资源是“共享”的,亲戚、邻居甚至是不认识的人,徐惠祥能帮的都会帮。
当被问及助人的初衷,徐惠祥说:“党和国家教育、培养我,我要有所回报,而且帮助别人让我很开心,感觉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升华。”
从企业高管到社区志愿者
徐惠祥做好事离不开妻子杨阿姨的配合与支持,夫妻俩的热心肠让邻居交口称赞。电梯口的瓷砖是夫妻俩在2004年刚搬过来的时候铺上的,每次发现走廊瓷砖有破损时,徐惠祥都自己默默出资购买材料,请工人进行修补,由于每次购买的瓷砖颜色不可能保持统一,时间久了,整条走廊都变得“五彩斑斓”起来;杨阿姨经常为楼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义务理发、剪指甲;平时出门,夫妻俩都会习惯性地敲敲老人们的房门,问问有没有垃圾要带下去,要不要帮忙买点菜、买点药捎上来。
时间久了,夫妻俩的热心肠也收获了好人缘,由于原来是技术出身,邻居们看到徐惠祥都会亲切地叫他“徐工”,只要看到徐家房门开着,都会在门口跟夫妻俩闲聊两句,很多已经搬走的老邻居,还会时常来徐惠祥家坐一坐。
此外,徐惠祥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他是小区平安志愿者,每次徒步一个小时,为居委会所有小区播放安全须知,他还是禁燃禁放志愿者,连续两年在大年三十、正月初四、正月十五的晚上在小区巡逻。从企业高管到“接地气”的社区志愿者,徐惠祥坦言刚开始自己也一度不适应,后来在老志愿者的引领下,他逐渐融入了社区生活。徐惠祥说:“我本来就是闲不住的人,能为社区出一份力,退休生活也变得更有意义了。”
李爱珠告诉记者:“俗话说‘好邻居赛过宝’,徐惠祥几年如一日地帮助别人,真的不多见,居委会曾多次在党员大会上宣传徐惠祥的事迹,希望能影响带动更多人来关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整个居民区形成互助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