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报周末·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展: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

  ■朱光

  今年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议题是“家园”,中国作家马原的家园“要素”是辽宁乡村农场、西藏风土人情和西双版纳的姑娘;挪威作家雅各布森的家族命运有着一代代的“复刻”;日本作家角田光代则以书为家园,她的生活由对书的感触构成……各国作家分享各自家园故事的同时,还有上海听众、读者共同参与,于是,个人的家园成为“共同的家园”,书展也成为“城市文化会客厅”。无论是主会场,还是遍布全城的百余个分会场,乃至遍及长三角和其他城市的外地分会场,都成为书友呼朋唤友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上海书展从创建之初就兼顾了读者需求,从而日益发展壮大,这也是它每年都扩大分会场数量的底气。加之,“美上了天”的上海中心朵云书院、农家书屋、钟书阁……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如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出去、传输精神营养的实体书店,让“最美”不仅停留在建筑外观,也渗入到精神世界。

  其实,每一个实体书店等分会场,也是一个“城市文化会客厅”。正如法国沙龙文化兴盛之时,大户人家的会客厅就是“朋友圈”社交核心地,戏剧家、文学家、美术家等文艺大咖在此汇聚,如萧伯纳那样“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了之后就有两种思想”。“沙龙”是法语音译,意译就是“客厅”。上大教授葛红兵早在公共文化领域就倡导“把社区图书馆变成大家的文化客厅”,促成了不少面积不大但是由社区居民自发捐书、自行管理的“社区图书馆”。而书展让更多文化名人、公众人物也参与到引领悦读体验的风尚之中,让以书为核心的“城市文化会客厅”在主会场、分会场,乃至手机客户端呈现——新推出的“上海书展”微信小程序,成为1200多场遍布150多个“客厅”的“活动指南”。

  我们期待,书,最终能融入每一个家庭的大客厅。(来源:新民晚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焦点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7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阅读能量场:让书香浸润这座城
书展: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焦点02书展: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 2019-08-17 2 2019年08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