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见栀子花

  ■林可依 文

  外出办事,经过地铁口,忽然被一阵淡淡的清香吸引住了。是栀子花的香味!

  不及多想,我便循着那香味寻了过去。在地铁站的入口处,小小的角落里,摆了一只竹篮,篮口铺着的布垫上,散着几排洁白的栀子花、白兰花。

  我不由得一阵惊喜,仿佛很久以前的记忆,又回到了脑海里。

  还在很小的时候,印象里便有了卖栀子花、白兰花的小摊。守摊的多是上了年纪的阿婆,一头银白的头发和蜡染布上白色的栀子花、白兰花交相辉印,有种温润、朴素的静美。

  那时没有随处可见的鲜花店,更没有网上花店可以直接送达家中。那小小的、娇弱欲滴的几抹米白总是让我充满了好奇和敬畏。我总疑心它们都是老太太在自家乡村的小院子里亲手种植并采摘的,是我们弄堂房子那狭小的空间里无法企及的奢侈。

  但每次也只是跑过去静静地看一会儿,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并不会真正地去买。因为口袋里那些有限的零用钱还有许多地方等着派用处,新奇有趣的活动铅笔;小鹿纯子式的漂亮头饰;刊登着许多有意思文章的《少年文艺》……在一个少年的眼里,吸引力要远远大于这些中看却不中用的鲜花。

  只是,每次闻到那清幽、淡雅的香气,我的脚步还是会停一下。

  第一次戴白兰花,是十七八岁的时候。那时,真正到了爱美的年纪。有一天,姐姐下班回家时,给我带了一朵白兰花。那时正是初夏,我穿了一件白色的棉布衬衫,暗门襟,小方领,左胸处还有一个贴袋。姐姐教我把那朵白兰花佩在衬衣的第三粒纽扣上,因为是暗门襟,白兰花即便挂在胸前,看起来依然是若有若无,并不显眼。但却可以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不仅是我自己,如果边上有人,也可以感受得到。那一刻,我忽然对美有了一种特别的领悟。原来,美,不单单是衣着、发型这些外表的东西,还是一种况味,一种情韵。闻香识人,这白兰花的香味虽然不热烈,也不艳丽,但淡淡的、隽永的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此后,我便爱上了栀子花、白兰花的清香。到了时令季节,偶尔买上一两串,挂在身上,既是装饰,更是愉悦自己。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栀子花、白兰花逐渐淡出了生活。也许是生活的忙碌,让我无暇顾及;也许是现在的物质太过丰盛,平淡如栀子花、白兰花难以在一片姹紫嫣红中争得一席之地。

  可当重新闻到这熟悉的味道时,我的心里除了惊喜,却也有一丝淡淡的遗憾。物是人非,花还是那个花,篮子也依然是那个篮子,布垫也还是原来的布垫。但,卖花买花的人都变了。

  我依然弯下腰,默默地选了一朵。熟悉的清香缕缕飘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图说
   第03版:时报周末·焦点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辰山植物园
小人书摊
摊破浣溪沙鸣沙山·月牙泉
圆明园观荷
文蛤饼
妻子的“名言”
又见栀子花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8又见栀子花 2019-10-26 2 2019年10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