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友 文
位于浙西北的长兴县,被群山侧拥在怀中,因唐代中期产紫笋贡茶而名声在外。又因1250年前,茶圣陆羽在此历时五载撰写了一部著名的《茶经》,而流芳百世。
入夜,与三五友人漫步长兴街头,一路叽叽喳喳,欢呼雀跃。不时有当地女子打眼前迤逦而过,她们明眸善睐,波光流转,看到我们这些呼朋引伴的外来客,眉宇间也流露出几分新奇的神色。
这里的山玲珑小巧,饱满圆润。这里的水清洌透明,泻玉流芳。难怪走街串巷的女子,眉眼出色却更显纯净。
县城不大,高层建筑也不多,主打的都是些十层以下的九十年代的老式楼房,而且比较密集。即便如此,也掩盖不住繁华在街头巷尾的霓虹中流光溢彩。
街道大多不宽,但很干净,行人穿梭其间,并没有匆匆的行色。一份天然的悠闲,映现出时光的缓慢流淌,让你直觉这是一方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欲将一颗奔波疲累的心安放在此。
零点过后的大街上,偶尔还有三两夜排档在夜色里守候,招徕着为数不多的食客。夜色的消退并没有削减摊主的热情,亲切的招呼一如街沿悬挂的红灯笼,是人间烟火的温暖。
是夜,我睡意全无。站在酒店十楼的窗前鸟瞰万家灯火,夜的静谧在微微的夜风中悄然弥漫,拂过心坎,带着嫩柳的清新。
翌晨,一声久违的春雷在小城的上空擂响迎春的鼓点,将还在梦中游历的我拉回到现实。那雷声激越铿锵,响彻天地,穿云破雾,一阵接一阵,此起彼伏,隆重而热烈。那一股欢实劲儿,足以将万物蛰伏的梦唤醒。
好客的长兴人,用第一声春雷作为待客的见面礼。又用更加淋漓的春雨,挽留着远道而来的访客。那哗哗的雨声多像赶春人的脚步,透着殷勤欢快。时令早过了惊蛰,能在旅居的长兴聆听到姗姗来迟的春雷震响,尽享春雨滋润,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厚待和际遇,令我陶然沉醉,神情为之亢奋。
莫道春雷响太迟,催开春花万万枝。我今远来长兴,感春雷善解人意,喜春雨来得及时。风雨终不是无情物,花香鸟语里,已是一派大好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