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伟坚 文
退休以后才知道,老年大学是个好场所。
人的心境是个矛盾综合体。在职时早出晚归压力重重,“偷得半日闲”也是奢望,只盼退休后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享受自己的生活。而一旦离开了工作岗位回到家中,心态又截然两样了,“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成为常态。
知道退休后有一个适应调整的过程,但不知这个过程会是这么难熬,直到走进老年大学,开始学习起诗文书画,才开始享受起休闲快乐的生活。
书法班的老周一手书画让同学们啧啧赞叹,社区每年举办春联竞赛必拔头筹。他坦言全是退休后学的。老伴去儿子处带孙子,他除了早上买菜与摊主搭上几句话外,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整日呆坐家中总不是事;那就帮老伴一起去打理家务吧,可他几十年一直忙于单位事务,操练家务完全是门外汉,买回的菜质次价高,烧好的菜没人动筷,连拖个地板也滴滴答答拧不干净。拜拜,老周就这样进了老年大学。
荣同学在班上最勤奋,每次交作业人家都是一两张纸,他往往要捧上十来张。老师与他玩笑:“你要敬惜纸墨呀,写这么多干啥!”他灿然一笑说:“不练书法真无事可做。”
书法班上,还邂逅了一位中学时代的女同学,她女儿是个海归,回国工作后无暇考虑成家之事。看到同辈们做了奶奶,忙得恨不能将脚举起来,而她却无所事事,“整日无事太聊了”,于是咱俩又做了同学。
班级同学是这样,授课的老师也把老年大学作为休闲解闷的好场所。老师在十几年前退休后,领略了一阵子穷极无聊的含义,好在自己中学时经常画些宣传画,于是就报了老年大学山水画班,从学生到了现在的授课老师。所以老师经常与班级同学说:“只要你们认真学每天练,日后一定不会比我差!”
我们这群班级“老”同学,在这里,有所乐、得其乐、众同乐,也是当代都市生活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