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诗齐 文
“照猫画虎”,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其一:事物都有相通之处,比如画画,在无法到荒郊野外实地考察、观摩老虎的生存状态时,将同为猫科动物的家庭宠物充当模特,也不失为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其二:似乎是对施行“照猫画虎”战略的人天资的褒奖。据说,此成语出自清·李绿园所著《歧路灯》第十一回:“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显然,能够见着猫即能画出虎,定然是丹青高手。因为猫和虎的最大区别,并不在形而在气,仅仅形似,不过一只放大了的猫,没有虎威怎能成山大王?
对于学习书法的人,临帖是一门基本功。临帖一开始是对临,即一丝不苟、一点不走样地临摹。看过不少人临王羲之的《兰亭序》,原帖中涂改、插补之处,临摹的作品均照样涂改、插补,不敢改动丝毫。这就是所谓的“对临”吧?从“对临”、“背临”最后进到“意临”,那就真的是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了,这个过程漫长而艰巨,显然非一日之功。对于我们尚处于“对临”阶段的“学生”,若说自己是在“照猫画虎”,岂非过于狂妄?难不成前人的墨宝竟然成了猫,反不及你涂鸦涂出来的“虎”?所以,这句话应当改一下,我把它改成了“照虎画猫”,表示自己的字是在“邯郸学步”,还学得不像。这样的态度还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