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鸣放 文
碧根果,来自大西洋彼岸,又叫“美国薄壳山核桃”。
果实长椭圆形,形如红枣和橄榄,壳薄而圆满,纵棱4、5条,像三叶虫,又似鲜贝,其色褐黑、黑红、黄褐,如紫檀,似花梨,在名贵红木与乌木之间。
碧根果果仁肥厚且香酥,口腔内,自有大风狂走鸣沙之山,红旗漫卷日色黄昏,两耳内,头颅中,分明感觉到,一粒粒,一丝丝,如沙,似砾,盘旋而上升,而下落,一一化作万万千千之“碎碎念”。
碧根果有奶香、椒盐、椰香、琥珀和焦香等不同风味,是一种不是荤鲜胜似荤鲜的素食。它让你相信,有时,幸福在喉。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那是苏轼大文豪的作派。小文人如我,一天四颗,不多不少,足矣。
美食,当然要有美物相配。
绿茶毛尖,一小撮,两三指,轻轻撮取。一片深绿浅绿,夹几丝白毫,就当它是一种岁月的白发。白瓷杯,琉璃杯,泡开了江南太湖三月的绿。一口绿茶,半颗红果,云水苍茫间自有一种东西沉底。
美食,也要有美文相对。
古人“汉书下酒”,满口浓香。“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另外,再读上几页宋元古画和汉唐书法。一遍读了,再来半颗,意犹未尽,再来一口。
美食,也要有美音相伴。
不妨,听上一段原汁原味的“美声”朗读。且戴上耳机,上身后仰,再仰,坐着不如躺着。
当然,美食不能独享。
写字桌上,两只小仓鼠,一黄,一黑,正在玻璃罐中,双双站立,探出上半身,小手捧着“好果”,嘴唇翕动,拱手作揖,正是,对于苍天和大地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