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成佳佳
本报讯 “铁肩担道义、依法护民权”,日前,杨浦区法律援助中心收到这样一面锦旗,送锦旗表达谢意的是外来务工人员仲某。他在法援律师的帮助下,成功拿回了自己的血汗钱,这得益于区法律援助中心开通的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
仲某来自江苏农村,于2020年7月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3年、试用期为6个月。在试用期届满前5天,却被用人单位以“公司架构调整,导致岗位冗余”为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且无法与劳动者就赔偿金的数额达成一致意见。故仲某向杨浦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并于今年1月向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受理后,区法律援助中心启动维权绿色通道,当日受理后即指派上海之法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曦办理此案。律师立即联系了仲某和劳动仲裁委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案情、掌握案件目前的进度,事实上,该案已由仲裁机构组织双方调解过两次,但双方依然存在较大分歧,眼看就要开庭,仲某情绪一度失控。
杨曦一边安抚仲某情绪,一边分析案情,与仲某共同商议确定代理策略……在杨曦的努力下,经过数次调解,用人单位与仲某最终达成调解方案,这起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持续近半年的劳动纠纷也落下了帷幕。
当日受理、限时办结……近年来,区法援中心不断畅通维权渠道,提高维权效率,“应援尽援”,受到外来务工人员的一致好评。此外,中心积极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服务活动,打造“申民援杨”品牌,依托线上线下平台,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同时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援助范围,提高办案效率。“接下来,我们将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切实优化服务供给,扩大服务覆盖面。”区法律援助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