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炽越 文
日头正辣,知了在梧桐树上不停地叫着。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天。正是下午两三点钟,我在后弄堂阿祥师傅的箍桶摊旁玩着刨花,远处一阵阵“棒冰卖伐!棒冰卖伐”的叫卖声,伴着笃笃笃的敲打声,不时传来,撩得我心痒痒的。
我手摸着早上好不容易从母亲那儿要来的4分钱,却不敢冲出去买。我要等到四五点钟时,去沪南电影院旁边的天竺食杂店碰碰运气,买一根断棒冰吃,这样就能省下一二分钱,积蓄下来,在讨不到冷饮钱的日子,也能让自己吃上棒冰。
棒冰在生产和运输中,常常会岀现棒头断裂现象,商家称“断棒冰”。他们最头痛碰到断棒冰,因为断棒冰只能降价出售,而我们小孩子,最喜欢断棒冰了,断了棒头,棒冰一样吃,还少花钱。
断棒冰分两种,一种棒头只剩半根,勉强还能捏着吃,一种棒头全断掉了,只能用棒冰纸头包着吃。一般“半断”的卖3分,“全断”的只卖2分。如连续几次都买到断棒冰,那省下的钱,等于就能再多吃一根棒冰。所以每次买棒冰时,我们总要先问一句,断棒冰有伐?
我家楼下的烟杂店,夏天也卖捧冰,不过店里没有冰箱,批来的棒冰从纸盒里拿出来,就要马上放进大口保温瓶。
店里保温瓶就二三只,批的棒冰也不多,偶尔发现一二根断棒冰,老板娘就直接给自己的女儿吃了。
电影院旁边的天竺食杂店每天供应量大,老板特地在门口放了只很大的臥式冰柜,里面盛放着好几盒棒冰雪糕和冰砖。棒冰进货多,断棒冰自然也多,看电影的观众没人会买断棒冰,拿着根断棒冰去看电影,也太没腔调了。
天竺食杂店老板还有个习惯,要等每天断棒冰积到10来根时,下午四五点钟一起出售。几个夏天下来,电影院食杂店卖断棒冰的名气就传开了,每天到了这个时间,买断棒冰的孩子就赤着膊,拖着木拖鞋,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有的还带着搪口杯,如碰上全断棒冰,就可放在搪口杯里拿回去吃。往往在几分钟内,断棒冰就被这群赤膊小孩一抢而光,后来的只能望冰兴叹。
实质上这买断棒冰的过程,已起不到暑天吃冷饮的作用了,顶着烈日赶来,在满头大汗中,心急忙慌把断棒冰吃了下去。内心的满足已不是烈日下的冰镇,而是省下了1~2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