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幼时的零食

  ■张勤  文

  小时候物质匮乏,所以零食有两个特点,一是稀罕,二是量少。

  有小孩儿的人家,多少会备一点零食,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大人拿出一块饼干,一粒糖来哄小孩。大哭大闹的小孩儿,只要手里得到了零食,就会止住哭声,破涕为笑。

  记忆里经典的零食,早先有麦乳精、鞋底饼、咸水饼干等,后来还有了麦丽素、泡泡糖、无花果等。

  那些关于零食的记忆片段,哪怕过去多年也会清晰记得。有年冬天下着大雪,一大早我背着书包往学校里赶,小伙伴小薛追过来,两人便踏着厚厚的积雪一起上学去。小薛的父亲在市区工作,总会带回些新奇的玩具和高档的零食。路上他从口袋里抓了一把三角形的瓜子给我吃。我问他,这是啥。他说,松子。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松子这个名字,也第一次知晓原来除了过年才能吃到的香瓜子、西瓜子外,竟然还有如此美味诱人的零食。有了那一小把松子,边走边嗑开来细品,不知不觉间脚下的积雪路似乎短了很多,一会儿就到学校了,而松仁特有的酥脆清香更是长久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如今每年过节,我都爱购买些松子,解馋消遣,也为了找回幸福的味蕾记忆。

  关于零食,还让人想起隔壁阿公。阿公每天风雨无阻徒步三公里到小镇茶馆里去吃茶,再到菜场小饮食店里零拷一盅烧酒,要一碗阳春面,这碗面既是管饱的主食又是下酒的小菜。那时乡间老人并无退休金可领,因此即便是这么一点消费,日积月累也让钱包捉襟见肘。

  每次阿公到镇上去,阿婆总要数落:这老头子,生活不做,又上酒馆里去了。

  然而即使手头这般紧,每次回来,阿公总不忘给他的小孙女买零食。买得最多的是装在软塑料瓶里两三毛钱一瓶的桔子水。说是桔子水,大约都是色素调成的,颜色有淡黄色、橘红色,还有深绿色。每次阿公的小孙女喝完桔子水就乐呵呵地炫耀,说爷爷买的零食真好吃。我们就让她把舌头伸出来看一看,见到舌头是什么颜色,就能知道今天喝的是哪款桔子水了。现在看来这当然不是健康零食,但那时不讲究这些,美味好吃就行。

  当然在乡间,长辈们不花钱也能就地取材做成各种土味零食,同样让人着迷。比如在炒菜之前,锅里的菜油热起来了,母亲却没有急着倒入菜蔬,而是先给我们煎一块自家的方糕,刚出锅的油炸方糕又糯又甜,能吃得满嘴流油。秋收时节,奶奶成了乡野种子收藏家,田埂边收集到了绿豆、赤豆,给我们炖豆沙,做成香喷喷软糯糯的香瓜豆沙塌饼。河滩边篱笆上采摘到了杜瓜,将籽取出淘洗干净后,炒一镬让人流口水的杜瓜子,我们抓起一把,边嗑杜瓜子边和小伙伴玩耍,最是忘我开心。乡间冬日,爷爷烧好夜饭,灶肚里的火灰还旺,往里面埋两个山芋。我们晚饭后就在灶头间里写作业,边写边闻灶肚里烘山芋散发出来的味道,让写作业充满了动力。当能闻到焦香时,作业也快写完了,我们就用火钳取出烘山芋,左手倒右手地趁热吃,又解馋又充饥,又温暖又满足。

  记忆里的童年总是美好,很大程度就在于那些零食,以及透过零食体现出的质朴的爱和那份知足常乐的好心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图片新闻
幼时的零食
落叶
题粤菜馆
冬天的阳光香喷喷
此岸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幼时的零食 2022-01-25 2 2022年01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