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镇茶馆情愫

  ■郁建民 文

  在乌镇驻足,特别爱小镇上的茶馆,能让人品出江南人特有的原汁原味。

  先要说的是“望佛茶馆”,位置在东栅仁寿桥畔,开窗枕河,斜对面就是茅盾故居。看了茅盾故居,看了戏台上的花鼓戏,然后再折回来,走到茶馆门口,一阵古韵之风扑面而来:蓝底白字的“菊”字布幌,古色古香的桌椅,素雅的壁饰,蓝边素瓷的茶具,还有《梅花三弄》《夕阳箫鼓》这样优美流畅的江南丝竹作为背景,清静娴雅,仿佛线装书一缕古香,使人觉得确实是个喝茶的理想所在。看那面“菊”字布幌,顾名思义,进去主要是喝花茶的,但绿茶、红茶甚至熏豆茶也都有,都是十元钱一杯,价格很是公道。

  茶馆里并非全是外乡人,他们多着缁衣,面皮黑皱,神情却极为松散,一壶茶两个人,一壶一个人,紫砂壶,自斟自酌,如琢如磨,不像是饮茶,倒似茶道演绎。他们的方言,听来颇似雨天斫木的音调,舌头很有节奏地断句,不过断得不是很坚决,两个句子之间仍连着。他们说普通话时也这样,南方普通话,总不似北方地道。女人们略好些,音调里有清水滤过的洁净。

  桌与桌挨得极近,近到走路都要侧着身。

  两个男人在前方坐下,亦临河。他们既像是谈生意,又似怨偶见面,均沉着脸,蹙着额,时而争执,时而扭头向河。终了亦未有果,倒像是约好似的,一齐站立,一个头也不回,另一个付账,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无奈。

  进茶馆,靠窗落座,学别人的样子要了一杯菊花茶。一注沸水冲下去,随着空气中升腾的暖香,菊花立刻舒展开腰肢,金黄的蕊,雪白的瓣,一朵、二朵、三朵……浮起来,冰清玉洁的感觉。沉在下面的,是曾经沧海的样子。轻轻地晃一晃茶杯,每一朵都仿佛在舞蹈。

  菊花茶是上等的杭白菊,茶香清淡,茶性清幽,抿一口,口鼻生香,静心清神。喝茶,再佐以点心和零食,比如姑嫂饼,足快朵颐。手把着茶杯,手心被茶杯暖着,杯里是清淡的菊花茶,闻着菊花茶那寂寞的香气,心里头想着与世无争,念着远离红尘。

  午后的阳光有些微醺,坐在茶馆,手捧香茶细啜慢抿,耳边是流水鸣琴。又一注清茶入杯,上下翻飞的枚枚叶片如蝶舞花间,飘荡轻扬的茶香,如烟如缕,乍散乍收,很像农家小院里升起的袅袅炊烟。闲来无事的老汉围坐一桌,扯扯家常,聊聊收成,谈谈小镇的变迁。屋里的一切泛着溶溶的文化气息,我置身其间,岁月错综,似乎找出了茅盾笔下众多人物的原型来。

  茶馆临街的一面全然敞开,熙攘的人流和对面恬淡的小河便暴露在茶客的眼底。暖风拂座,凭窗外望,看满河碎波闪烁,看人在岸上走,轻舟从窗下河里悠然划过,心里会觉得连那硬石桥也有了柔心肠,身心全融浸在窗外这幅江南的水墨画之中了,而思绪也似涟漪般荡漾开去……

  茶喝好了,要离开乌镇了,从茶馆里带一盒菊花茶走吧,回到家里再慢慢品味那清醇微妙的感觉,重温乌镇品茶的心情。茶是解语花。佛家云,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禅茶一宗,想必茶里定有禅的深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累并快乐
波蜜波堆桃花谷(西藏)
体检
乌镇茶馆情愫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乌镇茶馆情愫 2022-07-19 2 2022年07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