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汤顺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要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其中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做好,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杨浦连续九年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有4.3万在册退役军人、近3000名军休干部。过去十年,这里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发生非凡变化——大力推进军休服务标准化、社会化、信息化建设,实现“军人退役一件事”,减少收取纸质版本材料;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退役军人领域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在全区1个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并夯实12个街道、315个居委会退役军人服务站,红色精神、红色关爱被送到了退役军人身边。
23日下午2点,记者在杨浦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看到,中心办理大厅窗明几净,进门即在自助一体机上取号,叫号后前往接收安置、自主择业、抚恤优待等专门窗口进行业务办理或咨询,多项材料线上提交,“疑难杂症”现场咨询。对于这一系列流程,大多退役军人已熟门熟路,十几分钟就能完成离场。
“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要站在更高的政治站位上,为杨浦退役军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杨浦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副主任孙黎贇表示,作为杨浦区退役军人家门口的红色基地,杨浦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自2021年初新装修后重新开门,业务量增长迅速,一年电话接待2-3万人次,窗口接待8000人左右。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脱下军装,依然是最可爱的人。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是解决政策落实、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广泛建设,有助于形成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的“三级网络”。对此,孙黎贇表示,这不仅能使退役军人在家门口找到服务站点,方便他们的生活,也有助于区级层面深入了解基层情况,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在法律层面,2021年起,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作为我国退役军人事务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在我国退役军人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法的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有助于进一步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孙黎贇告诉记者,“目前,我区的退役军人优待证申领率95%,审核率88%,正朝90%的目标挺进。对于审核通过的退役军人,我们正加紧制发优待证,现已制发近2万张。”
面向未来,中心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拓展服务深度,优化办理体验,推动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从“能办”向“好办”转变,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从“有”到“优”转变。孙黎贇说:“杨浦是征兵大区,做好退役军人工作,青年人就会有切实感受,在部队服役完,回到地方也一样能受到尊崇和优待。”
据介绍,秉持“服务不缺位,保障更优化”的工作理念,接下来,杨浦将继续完善退役军人就业安置与安置制度,以“三个一”为抓手,为广大退役军人做好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