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秋,英美烟厂三厂(现长阳路733号上海卷烟厂)女工、中共党员朱冰如和张德珍等在徐明清老师的支持下,创办了英美烟厂三厂中午读书班,利用中午吃饭的一个小时休息时间教女工们识字,向女工讲时事形势,还教唱抗日歌曲,深受女工们的欢迎。工厂中要求学习的女工越来越多,朱冰如只得去工厂附近的一所小学借用教室,中午读书班成员一下子发展到180多人。陶行知闻讯后热情支持这个读书班,亲切地称女工教员们为“小先生”。陶行知不仅免费赠送自己编写的课本,还亲自来班授课,指导小先生们怎样上好课。在党组织的鼓励下,在陶行知等的支持下,读书班越办越好,女工们的文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抗日救国的热情也日益高涨。朱冰如、张德珍、陶根英等小先生创造的“女工们的接力教学”等经验引起了陶行知的重视,他总结了这一经验,并专门编写了介绍经验的小册子。
1936年夏,陶行知应邀去英国伦敦参加世界新教育会议,他在会上介绍了中国大众教育,其中就有“小先生制”教育。1938年8月14日,印度民族运动领袖甘地会见陶行知,甘地请陶行知在印度作有关大众教育问题的演讲,并向陶先生索取介绍教育办学经验的文章,陶先生就把英美烟厂三厂女工中午读书班的题为《女工们的接力教学》的经验加以总结,翻译成英文,编入《中国的大众教育运动》一书寄给甘地。甘地认为这一经验“在我们印度是非常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