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带给我惊喜,情不自已,可是你偏又这样,在我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消失……”
最近这首歌火得不行。有人说旋律动人,有人说歌词恳切。作为电影《春娇与志明》的主题曲,这首歌备受小清新与小文艺的推崇。其实说起来这歌还能和财大扯上点关系:就在今年上半年,《春娇与志明》在上海财经大学大礼堂开了场新片见面会——类似高号召力的活动以前真是想也不敢想——这算得上是让我印象颇深的几次校园活动之一了。
话说回来,作为还在校园里晃荡着的大四党,虽不及毕业校友那般历经社会打拼后对财大怀念之深厚,但也已然开始珍惜起在学校里的每一天时光。回想起自己在国定武川的这一千多个日子,正如歌中唱到的那样,在财大,我经历了太多的欢乐与惊喜,而悄悄地,这样的时光就要像流沙一样全部溜走。
一直挺喜欢听音乐,也时不时爱唱几句。唱得着实不咋地,但也可勉强称其为“歌声”。梳理下记忆硬盘中的片段,忽然发现,原来自己的大学生活也在一次次的“我的歌声里”得到见证。而自己,也随着这些串联而成的“歌声”成长、收获。
09年初秋,刚踏入财大的校门。结识了一群新鲜而陌生的同龄人。还未熟识起来,便被一起拉到了操场上顶着烈日踢正步。没错,军训。或是片刻休息时的短暂交流,或是中午抢饭时的结伴同行,我们开始熟悉了解身边的同学,而其中有的人,后来也慢慢变成了我们的死党挚友。还记得当年军歌比赛我们学院唱的是《人民海军向前进》和《军港之夜》,在时而铿锵有力时而温柔抒情的歌声中,我们的大学拉开了帷幕。
经历了各种开学初狂轰滥炸的宣传,我报名参加了好几个组织。初来乍到的我们一个个都希望找到一两个团队来开始自己的social life。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加入自己学院团学联的志愿者部这件事我都会感到无比庆幸。感谢最初的选择,我也才有了之后两年学生会工作的种种回忆。在一次部门筹划已久的活动成功结束后,三个部长带着我们十几个“小朋友”出去搓了一顿,之后又辗转KTV。我们当中绝大部分的人那次完成了第一次通宵K歌的“壮举”,虽然这在日后被证明是“极其平常的事情”。类似的情形应该也同样发生在很多财大人的身上。不记得那晚唱了什么歌了,但是我很清楚地记得自己是难得的疯狂了一把。也许这正是大学,是财大,带给我们这些以前整日读书做题的高中生的一份成年礼吧。
在财大,蓝园杯合唱比赛是件不得不提的大事。同时她也是很多参与者在大学最难忘的回忆之一。从前期浩浩荡荡的海选到中期辛苦难熬的训练再到最后登台完成的表演,每个学院都在用尽全力积极准备。略带可惜,我的歌声只停留在了学院海选和初期排练当中。作为半个参与者,蓝园的感受不敢多言,但是那段时间身边众多参与的同学所展现出的热情,让我印象深刻。一直觉得,能有机会站上大礼堂,不论是因为什么或是在什么场合,都是在财大四年值得努力去争取的事情。
大学是年轻人的天堂,这话一点不假。尤其在财大这个能人众多的地方。大二那年,一年一度的校园十大歌手如期而至。本着不让自己大学生活留下遗憾的目的,毅然鼓起勇气硬是顶着头皮去报名了。没告诉任何人,自己就去海选打了次酱油回来。结果可想而知,然而窃以为,能让我这一般到不能再一般的“歌声”为“十大”唱响,也算值了。而之后大三那年,也终于有机会拿到决赛赠票现场high了一次,起码在财大对“十大”算是了无遗憾了。
最近的两次在很多人面前唱歌应该是自己在学生会内训和大三卸任主席前的总结联欢会上的节目了。奇怪的是,以前在其他人面前唱歌就紧张得要死,而这两次竟然特别轻松毫无压力。唱得水平真心不敢恭维,但是厚脸皮地说我确实很享受。也许是太过熟悉,我不怕让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同样是因为太过熟悉,听者也不会在乎台上的我到底唱得怎么样,感谢大家的善良与包容。在院团学联我待了三年,这里是我大学生活最重要的地方和回忆,没有之一。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收获了很多东西,失去了很多东西。绝对充实,我已知足。
最近的十一假期,大四的我们正充斥着太多焦虑不安的情绪,不管是保研、考研,抑或是出国、工作。我却毅然和一众好友去虹口足球场登上了五月天的“诺亚方舟”。因为我知道,大学里青春而美好的日子不多了。全场跟随阿信大合唱从头至尾,印象最深的就是阿信的一段talking:“在我最绝望、最黑暗的时刻,是你们让我看到了彩虹。”同样的,伴随着我的“歌声”,感谢大学时光中的所有,所有的欢笑与泪水都是我的彩虹。
(上海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