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岁月悠悠
绚丽红尘一世倾情

  ■陈田  文

  张爱玲是当年名动上海滩的才女,是绚丽红尘中拥有一生传奇色彩的作家,年仅21岁就写出了“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样的旷世绝句,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

  《十八春》是张爱玲生平第一部长篇小说,后来被拍成了电影《半生缘》。就是这部作品,成就了其独特的凄婉之风。张爱玲传奇人生的开场白源自她的家世,外曾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李鸿章,在这样特殊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女子并不幸福,父母的离异使她幼小的心灵早期就蒙上了一层忧郁,这样的境遇促使她后来展露出的文字总是透着淡淡的忧伤,敏感与笑世。诞生于一个翰墨书香之族,未必是幸运,早熟早慧使她对旧式生活的腐朽与没落有着真切的体会,而她亦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写入了后来的作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张爱玲是勇敢而坚强的,在那个“女人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社会中,她将内心的苍凉孤独全部投射到笔下的人物中,于是一部部惊世骇俗的小说诞生了。《金锁记》、《倾城之恋》、《沉香屑系列》等都引起了读者的关注热爱,一夜间,张爱玲的名字响彻了整个上海滩,她红了,也证实了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决心:出名要趁早。

  张爱玲认为:与其做一个平庸的人,过着普通的一辈子,倒不如做一个特别点的人,做点特别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惟有张爱玲敢把大俗变成大雅。她对服装设计上的造诣毫不逊色于在文学上的成就,她勇于突破,谁敢在那个年代中穿着自己设计的奇装异服走在大街上,完全不顾忌别人的目光,谁又能毫不关心政局,一心一意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孜孜不倦地写小说,独乐融融。又是谁冲破了黑暗旧式家庭的封锁,踏上异国之路,放开胸怀去追求自己的文学梦。她擅长描写凡人的世俗生活,描写他们没有美感,却具有合理存在的价值,她对环境与细节的描写总能刻画地入木三分,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她天才的一面,无须任何写作技巧,水到渠成,自然而不做作。

  张爱玲的爱情世界也与众不同,她爱上了才华横溢的作家胡兰成,纵使知道他在外面还有其他女人,却始终对其慷慨相助,不离不弃。甚至在胡兰成顶着“大汉奸”的帽子四处逃亡的时期里,张爱玲还是坚持寻找他的下落。他们的相逢是上天安排的,他们的相爱是源于对文学共同的炽热情怀。可张爱玲深知胡兰成对她未必是那么真心,但她还是如飞蛾扑火义无返顾。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看她的文字,感觉她好像是一个脱离俗世的圣人,远远地看着她笔下的人物在尘世中痛苦挣扎。其实,她自己的情感世界亦如是,蝴蝶飞不过苍穹。关于她的第二段婚姻,还是基于两人对文学的共同爱好,她一边照顾着生病的丈夫,一边靠自己的文字来养家糊口。她的晚年是凄凉寂寞的,但她从来就不排斥寂寞,只有她在享受过无比荣耀之后,还能默默忍受着刻骨铭心的悲凉。

  张爱玲本身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静心阅读后,你会发现:这样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这样一个感性坚毅的女子,还是难逃一个“情”字。

  绚丽红尘一世倾情,张爱玲留给读者的是“余韵悠长”。她的一生是伟奇的一生,正如同她笔下的人物一样,苍凉而捉摸不定。她常说自已是个俗人,实际上,在她澄澈悲悯的眼光之下,“俗”是对于无奈生命的一种达观和认同。她的风姿绰约,她的魅力文字告诉了我们:原来,生命能够如此张扬,我们也可以那样活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旅游
   第03版:时报周末·生活
   第04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5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美食
绚丽红尘一世倾情
时报周末·旅游
厦门尝海鲜观海景
春江水暖
雷锋,有你在身旁
放歌春天
读书闲谈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7绚丽红尘一世倾情 2013-03-09 2 2013年03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