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批抗日战争题材的“神剧”火了,抗日英雄一个个身怀绝技,徒手撕碎日本鬼子如撕纸一般,投掷手榴弹堪比巡航导弹。如此情节,让记者看得疑惑:照这效率,抗战哪里用得着八年?
更雷人的是,在近期被网友热议的某抗日剧中,抗日女侠在被鬼子轮奸后忽如李广、花荣附体,顷刻之间用箭毙敌。不可否认,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题材更加广泛,类型也愈发多样。然而,多样不等于走样,更不等于对中华民族抗战历史的肆意戏说和无度消费。
“神剧”接二连三涌现,说到底是收视率惹的祸,抓住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就是“王道”,因此在情节设计上自然需要求新求变。求新求变不成,就“求奇”“求怪”,再不行,就干脆“求雷”“求二”。反正抓住收视率就等于抓住了票子,至于历史真实与现实意义,与我何干?
然而,纵观国内外经典战争题材影片,包括近年来热播的《亮剑》《历史的天空》,其中真正吸引并打动观众的,是对美好人性的传达,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是对自强不息的颂扬,是对民族精神的讴歌。从而让观众们能在战火与硝烟中,体会英雄们血染的风采,并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而悲壮的民族史诗,面对这段逐渐远去却从未淡出的历史,我们应当在敬仰中追寻一份勇气、一种激情,从而支撑起每个人心中的梦,也支撑起属于整个民族的“中国梦”。唯有如此,才是对抗日历史最好的追怀,对抗日英雄最好的告慰。
抗日剧卖点可以有,但雷人的桥段,最好一个都没有。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