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套鞋的故事

  ■余宏达 文 

  上海人称雨鞋为套鞋,橡胶制品,雨天穿着,低帮的如元宝状,叫元宝套鞋,纯为讨口彩;高帮的,北方人叫雨靴的那种,上海人统谓之高帮套鞋,高至小腿以上的又叫长筒套鞋,半截的则称之短筒套鞋,倒是蛮形象的,称呼通俗易懂。 

  为什么叫套鞋呢?原来,现在的“白领”,过去,也就是我们的父辈那一代,叫“坐写字间的”,大多西装革履,传统些的长衫马褂配双布鞋,上海地处江南,雨天较多,遇到下雨,他们把一双薄薄的但耐磨的、橡胶制成的鞋套在皮鞋或布鞋外面即可,防雨防水。因为这种鞋遇雨天套在平常穿的鞋外面,那时的上海人就管这种鞋叫套鞋,纯为取意,此风一直延至新中国建立后的十几年里,所以我亲眼看到过。 

  我们家里就有过一双这样的套鞋,是我爸爸的,遇到阴天感觉会下雨,我爸就会带上这套鞋,反正这套鞋纯橡胶制成,没衬里,软软的,浅黄色,半透明,厚薄适中,折起来塞在包里也不占多少地方。下雨天,爸爸就会套上套鞋,人民装或中山装外面穿件雨衣,戴顶雨帽,青壮年时的爸爸上班或下班回家遇雨天从不打伞,雨天就这套行头。 

  后来的套鞋就演变成文章开头说的那种了,男式的以黑色为多,女式的颜色、花头多一些,都为上海的一些胶鞋制造厂生产,有双钱牌、回力牌等,橡胶已不是原先的那种纯橡胶了,鞋底厚了许多,有后跟,橡胶里面衬有夹里,比原先的套鞋硬扎了许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种鞋了,雨天穿着防水,但不透气,脚闷得慌,不舒服,所以讲究点的会带上另一双鞋,进了房间后换掉,让脚舒服点。 

  我们的学生时代无论晴天雨天,是一双跑鞋打遍天下,直到工作了,晴天皮鞋,雨天套鞋,雷打不动。后来就开始有人下雨天用工作皮鞋代替了套鞋,那时的工作皮鞋很厚实,防尘防灰防水,就是不配衣裳,没腔调,除了些老年工人外,年轻人基本都不把工作皮鞋当雨鞋穿。

  历史翻到上世纪末,上海人一夜之间不穿套鞋了,下雨天,不管雨大雨小,仍旧穿着平时穿的皮鞋在雨中行走,渐渐地,工厂因销路不好,不乐意生产了,商店则因生意不好,也不再向顾客供应套鞋了。有一次在一超市购物,突然在一鞋柜前看到有套鞋供应,感到莫名的兴奋,但拿起来仔细一看,质量还真差,可能是某生产商在作试探性生产,看看市场的反应,我看就这质量,市场好不到哪去。 

  其实皮鞋是最不能沾水的,皮革有毛孔,一遇上水,这水都往皮革里钻,湿嗒嗒的,几天都不会干,怕皮革爆裂又不能在太阳底下晒,只能在风里慢慢地吹干,那要多少天哪,我的天哪,要有耐心,慢慢等吧,好在现在每人都有几双鞋,也不怕等,但一旦连着下雨天,那就倒霉吧,湿漉漉的鞋穿在脚上那是什么样的,自己心里最有数。 

  每到黄梅季节,上海总是阴雨绵绵,雨天一多,对没使用自驾车的人们来说,穿不穿套鞋又成了一个问题了,现在还穿套鞋,老土,不穿套鞋吧,那皮鞋还真受不了雨水的侵袭,上班时遇到下雨,办公室里又没得其它鞋可换,湿皮鞋可得在脚上套上一天哪,那湿气受得了吗?是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旅游
   第03版:时报周末·生活
   第04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5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焦点
让镜头在普通人身上聚焦
水长城
套鞋的故事
六月六,天贶节
品味三道茶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7套鞋的故事 2013-07-13 2 2013年07月13日 星期六